俊和起私樓,以劏房盤主攻年輕人市場,結果最細的單位面積只有128平方呎,細過一個車位。本來,在商言商,有人肯買,也實在吹佢唔脹。只是俊和大放厥詞,說甚麼「紫禁城咁大,皇帝都只係瞓張床」,指靈感來自學生宿舍。而涼薄之極致,是他們說:「我哋都係父母」,很欣賞學生宿舍,更指從無家長投訴住學生宿舍很坎坷。
這些語言偽術,實在不知所云。那一句「我哋都係父母」,正好令到天下父母發火。敢問俊和高層,你們作為父母,樂意讓你們的子女花近百或過百萬去買個牙籤房,然後揹20年樓債,還要日日以監倉為家,在狹小窒息的環境裏,去想像外間美好的大世界?
公開地教人如何自我欺騙,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我們作為父母,更加不能教子女買間比車位更細的樓,就當住宿舍,三餐在茶記解決、洗衣找laundry,放工回家就上床睡覺,然後發個美夢,人生繼續美好。還有,要類比宿舍,學生宿舍的公用廚房淋浴間common room大到無倫,點比?買樓、置業,事事實實需要起碼的空間。俊和高層,你們會告訴你的子女,說只需要一間房、一部手機,就能有廣大無限的空間嗎?
按你們的說法,「最緊要活得精采、活得舒服」。那麼,天為被、地為床,瞓街也無妨;反正皇帝就算擁有天下,他都只能睡在一張床上。這些意識流的修辭伎倆,用作學校的課堂作文差不多。難怪政府常常提醒市民要小心售樓說明書,畢竟講的是買樓、不是買棵菜。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