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撞崩恒齒 植牙宜待成年後需顎骨生長穩定

小童撞崩恒齒 植牙宜待成年後
需顎骨生長穩定

【從齒解碼】
【本報訊】小朋友跑步或玩耍時容易碰撞或跌倒,若不幸撞崩牙或牙齒移位家長會很擔心。牙醫指出兒童一般受傷的牙齒多為門牙,若屬於乳齒可選擇拔除,以免影響日後恒齒生長,即使是恒齒撞傷也毋須過份憂心,治療會盡量保留恒齒,就算要拔除,也可以臨時假牙遮蓋牙窿,待兒童成長後,顎骨生長穩定再決定是否植牙。
記者:伍雅謙

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榮譽秘書臧薇敏醫生表示,兒童的牙齒創傷多為跌倒或進行撞擊性運動時發生,包括撞崩牙、牙齒斷裂或移位,嚴重可能整顆牙飛脫或倒陷入牙肉。
若乳齒只有輕微撞鬆,未影響其他牙齒,一般只需清洗傷口,服食止痛藥及抗生素便可痊癒,但若乳齒移位或倒陷入牙肉內,大多會選擇拔掉,尤其是接近換牙階段的兒童,以防影響日後恒齒生長。

臧薇敏指乳齒甚少杜牙根,恒齒則盡量保留。周智堅攝

兒童受傷的牙齒多為上排門牙。臧薇敏醫生提供圖片

撞甩牙後可選擇戴牙托遮掩牙窿。

乳齒撞傷宜拔掉

成人牙齒若遭撞擊至牙冠裂開,只要未影響牙髓,接受簡單補牙便可,嚴重至影響牙髓便杜牙根。
不過,臧指乳齒甚少會杜牙根,因兒童在4至6歲時已準備換牙,乳齒牙腳已收縮一半,多索性拔掉乳齒,而年齡少於4歲者,也會因年紀太小不適合杜牙根。
臧指,曾有5歲男童在跑步時不慎跌倒,導致左邊門牙移位及向前突出,家長翌日帶男童求診,因乳齒牙腳已收縮了一半,最後決定脫掉乳齒。拔牙前先以水果味的麻醉膏塗抹患處周邊,引開男童注意力,之後才注射麻醉藥,約需5至10分鐘已完成拔牙。
當兒童換牙後,一旦恒齒遭到撞傷,牙醫便會盡量保留牙齒,若需要杜牙根或拔掉受傷牙齒,家長也毋須太憂心。
臧指,因小朋友撞傷的牙齒多為上排正中的兩顆門牙,一般門牙約在7歲時長出,牙腳仍未完全生成,這時接受牙髓治療或拔牙,康復程度反而較佳。

可戴假牙遮牙窿

小朋友在接受杜牙根治療時,牙醫都會盡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臧稱,因杜牙根講求病人合作性,故過程可能需要監察麻醉或全身麻醉,前者會有麻醉科醫生在場,以鎮靜藥物令兒童進入半睡狀態,後者則需要入院進行,但除非是嚴重骨折,大都會盡量選擇前者,以減低風險。
家長一般擔心小朋友撞甩牙後,留下來的牙窿會被同學取笑。臧指,兒童也可選擇製造臨時假牙,將假牙黏實旁邊的牙齒、佩戴牙托或做牙橋,待18歲後顎骨生長穩定,便可選擇植牙,不過若是乳齒甩掉,便不適合做牙橋,恒齒即將長出也未必適合佩戴假牙。
註:此系列報道完結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