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在聖誕假到台灣自由行,大多住酒店或民宿。高雄有幢全新的塩旅社,充滿本土保育文化色彩,創建人謝天地說,塩旅社不單是環保旅館,更是開放活動平台,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交流,認識台灣高雄美好的土地文化。
走廊客房陳列本土藝術
塩旅社座落在鹽埕區,區內有港人熟悉的愛河和駁二藝術特區。雖說是旅社卻樓高13層,天台還可遠眺高雄港日落。旅社的特色是處處有本土藝術,不同樓層有不同台灣藝術名家作品。看過侯孝賢《戀戀風塵》的港人,應對為電影配樂的台灣鄉謠音樂大師陳明章有印象,11樓走廊便有他2015年在高雄演出時的親筆簽名海報,還陳列不同藝術家彩繪的月琴。部份樓層走廊及客房展出台灣藝術家借出的作品,樓梯壁畫是換宿青年手繪。
謝天地大學讀土地管理,家族是建築開發商,投資2億新台幣(約4,863萬港元)建成塩旅社,原先計劃轉售給旅遊業者,落成後卻捨不得出售。他說,經營旅館是個童年夢,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對土地特別有感情,他曾跟隨陳明章走遍台灣,透過民謠打動人心愛護台灣。家族式經營的旅館,未有特定接待商務或內地旅客,而是開放給所有旅客。
謝解說旅社概念,「塩」是鹽的異體字,「土」是土地;「口」是塩的結晶;「皿」是鐵道,旅社現址數百年前是曬鹽場,日治時代因發展高雄港及鐵路,將鹽場填海造地。
塩旅社採用開放式大堂,外面是個公園。每逢周日有市集,供農夫及居民出售有機農產品及環保手工產品等,大堂冰櫃擺放年輕人生產的不同節氣手工啤酒,一樓是紀念高雄古蹟劇院的「大舞台」活動室,經常邀請不同團體舉辦講座、展覽及表演等。謝說非住客同樣可參加分享,讓旅客多認識台灣美好的土地文化。
■記者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