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失求諸野(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禮失求諸野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特首選舉明槍暗戰之際,末代港督彭定康崔護重來,就良好管治和港獨問題發表真知灼見,不無醍醐灌頂的作用,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氣明顯比本港各家各派的政客和所謂知識分子技高一籌,不愧是香港的「民主之父」。
如果大家是尊重歷史的話,不能不承認香港的民主化道路是由英國人播下種子的。早在1981年,為配合香港前途談判,港英政府率先推出政制改革,實行區議會選舉,開始還政於民。因此,即使七十年代最激進的社運分子主張反資反殖,推翻殖民地政權是最終目的,也不能不接受現實,提出「民主回歸」以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主權和治權問題。
35年後,實踐下來,證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徹底失敗,連始作俑者的中共也承認變形走樣。事實上,四年前政權易手,由「幹部治港」取代「公務員治港」和「商人治港」,在梁振英政權肆無忌憚破壞香港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自由和法治後,不須等到2047年,香港已逐漸邁向「一國一制」的道路。中共仍然在口頭上高舉「一國兩制」的幌子,全因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現階段無可替代,對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都扮演上海和深圳可能永遠也不能扮演的角色。
這個政治經濟現實,人皆可見,精明如彭定康,又豈會不知?
雨傘運動失敗和政改方案否決後,民主派頓失所依,根本提不出任何出路,結果本土港獨派和城邦派有機可乘,形形種種港獨主張輕易教集體失落迷茫的新世代大受迷惑。

行政質素敗壞如病毒擴散

年輕新世代其志可嘉、其情可憫,但彭定康只不過是問了一句屬於常識的問題:「搞港獨,未來幾年有甚麼具體計劃?」,一度備受吹捧為港獨未來希望的梁天琦便啞口無言。港大一眾本土自決派儘管心有不甘,但除了在網上繼續宣洩不滿外,能提出答案嗎?
彭定康指出,良好管治才是香港問題的核心,民主不過是手段,如果摧毀法治,損害自由,民主也可變成大多數人獨裁。不要忘記,前港督衞奕信早已言明:中共不一定反對民主選舉,只是必須先要知道選舉結果。
只要大家坦誠面對現實,不能不承認,在689政權的摧殘下,香港已病入膏肓,不單管治失效,連行政質素亦不斷敗壞,並且有如病毒全面擴散,滲透社會各個層面。建制派固然不濟事,民主派也不見得有良才,至於口頭勇武消費仇恨的本土獨立派和城邦派,當然更盡是無德無能的奸侫之徒。
禮失求諸野,要解決香港問題,走出困局,對中國和香港以至全球最好的做法,就是將香港再租借給英國150年,如果可以的話,邀請彭定康做第一任總督,任期十年。
原因很簡單,就算有一人一票選特首,香港也沒有當仁不讓的政治領袖,以香港人擺脫不了的中華民族基因,搞獨立更糟,光是誰也不服誰的德性,肯定出現自相殘殺,永遠也不會實現民主。
只要中共改變一下思維,不把香港視為國土,而是一間公司,交由外國人管治,既符合「寧與外人,不予家奴」的文化傳統,又可確保自由法治,保障紅色權貴資本最重視的私有產權,更肯定為絕大多數港人受落,何樂而不為?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