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努力興建與盡情破壞——11月25日在崇基學院週會的演講(上) - 李怡

世道人生:努力興建與盡情破壞
——11月25日在崇基學院週會的演講(上) - 李怡

崇基學院週會委員會今年定下大會主題是「世道迷離‧當仁不讓」,而邀請我演講的題目又定下「我們還剩下甚麼?」。我們,應該是指包括你們和我的我們的社會,也就是這次大會主題所講的世道。
還剩下甚麼的含意大概是:我們所處的迷離世道還剩下甚麼?
最近有一班80後,製作了一本實體月曆「平行時空裏的2017」,即將出版。月曆以十二個月的格式,用插畫回顧香港開埠176年來,對香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影響深遠的事件,包括1月26日香港開埠、2月15日廉署成立、3月香港大學奠基、8月30日戰後香港重光、9月28日雨傘運動等。出版人表示,月曆上的插畫,見證着97前「努力興建」、97後「盡情破壞」的荒謬。
「努力興建」和「盡情破壞」,概括道出了香港的過去和現在的世道。我們所要面對的人生,不僅是畢業後薪資少到難以自己獨立生活,這情形在我那個時代一些低學歷的人也是常遇到的。但在「努力興建」的時代,再困難,再窮苦,社會和我們自己的人生都在「努力興建」,因此總有希望。而到了「盡情破壞」的時代,社會已不是規則下的公平競爭,而是淪落到「識人好過識字」,不識人就難有好運,即使識人而交到好運,但價值崩壞,自由萎縮,廉政受損,民主倒退,法治受壓,許多人仍然看不到自己和整個社會的希望所在。
今天的世道,許多事無法確定,甚至是非也難確定。或者你有你的是非,我有我的。而且各執己見,各自固守自己的天地。不像「努力興建」的時代,大家都在公平的法律和規則之下,不同意見即使敵對意見也可以交流,在共同遵守的規則下各顯神通。現在是世事難料,規則常改,龍門會搬,意見分歧不是通過交流而取得進展,而是對立和撕裂。政見不同,影響到家庭和親友的關係,這是過去的時代不會有的。現在確實是迷離的世道。
但是,人生需要面對,時代不容選擇。不是你想生活在怎樣的時代,而是時代選擇了你。我童年時經歷過戰亂,九歲那年已經覺得自己長大了。有些在和平歲月、特別是富裕社會成長的孩子,父母常會說,他們的生活條件太好,總是長不大。是哪一個較好?
人生有兩樣東西,一是困難,另一是困擾。困難是盡所有努力,包括找人合作,包括試驗一百次一千次,總有解決的希望;困擾是看不見解決希望、日困愁城的煩惱。「努力興建」的時代是困難較多而困擾較少,法律與規則穩定,人們只要努力進取,克服困難,就會有回報或至少有希望,沒有許多掙扎和困擾。現在的世道迷離,是真假莫測,是非難辨,困擾多過困難,迫使我們不可以安和樂利過日子,我們不能不掙扎,不能不思考香港社會與個人前途的去向或去留。從生命價值來說,很難說前者的平庸好還是後者的掙扎好。但是,不論我們對這世道是悲觀還是樂觀,都必須積極面對。(明續)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