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眼乾 紅蘿蔔木耳護肝明目宜早睡 多飲水增津液

低頭族眼乾 紅蘿蔔木耳護肝明目
宜早睡 多飲水增津液

【周三識食】
【本報訊】眼睛乾澀問題越趨普遍,當人人雙眼不離電腦或手機螢幕,加上天氣乾燥,眼乾問題便更為嚴重。不少人都知杞子具明目效果,其實菊花、石決明、白芍、女貞子等也有明目潤眼之效。中醫師指出,杞子雖能明目補肝,但亦有潤腸功效,容易腹瀉及腸胃過敏者不宜進食過量,否則會適得其反。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譚莉英指出,秋冬時身體陽氣及津液內藏,令四肢百骸的分泌不足,便容易出現眼乾問題,患者可同時伴隨出現咽喉乾渴、乾咳、喉嚨痕痛、皮膚乾燥、便秘、頭油及皺紋增加等問題。

肝火盛不宜食過量杞子

譚稱,中醫認為肝腎同源,本身有過勞及長期壓力,導致肝腎虧損及氣血虛弱者,也容易出現眼乾情況。平日飲水不足的也會令體內津液不足,導致眼睛乾澀,雖然可使用眼藥水增加眼睛濕潤度,但始終不及雙眼自然分泌有效。此外,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每日電子螢幕不離雙眼,又經常熬夜,難在晚上11時前入睡,也影響雙眼的自我修復,容易因過倦而有乾澀症狀,甚至影響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等視力問題。
不少人均知道杞子有明白效果,惟譚稱,杞子並非人人適合食用,杞子能補肝潤腸,若屬於大便稀淌、容易肚屙及腸胃過敏者,不宜進食過量,以免傷及脾胃功能,影響吸收導致氣血虛弱,進一步出現眼乾症狀。她指,杞子性略溫,中氣不足及氣血虛弱者最合用,惟經常熬夜、肝火盛及容易𤷪 𤺧的人,便要找相熟中醫師查詢後才進食,以免越食越上火。她又提醒,其實一般人也不宜進食過多杞子,否則亦會令大便稀淌、消化不良及出現胃部不適,每日只宜進食3至4錢便足夠。

按液門穴短暫刺激分泌

除杞子外,其實不少食材對雙眼均有滋潤作用,譬如紅蘿蔔、木耳、菊花、夏枯草、菟絲子、石決明、白芍及女貞子等,均有護肝明目之效,譬如菟絲子,便屬於微溫而潤腸的食材,適合現時天氣進食,對雙眼及肝腎吸收均有幫助。至於經常熬夜或打邊爐的人士,則可飲用夏枯草,有清肝潤眼、下火及消積滯之效。
若眼乾嚴重,可輕按穴位急救,譚建議以手指輕按手部「液門穴」兩分鐘,按下時會有痠脹之感,有增強液體分泌及調節肝腎的作用,眼部及口腔的乾澀感會立刻得到紓緩。但她提醒,揉按液門穴從而令雙眼及口腔分泌增加,是借用了身體內的津液,一天可按穴位6至8次,但只能作短期的急救之用,長期也需為身體補充水份。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