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回眸不同凡響 - 蔣芸

每一回眸不同凡響 - 蔣芸

小思老師的「曲水回眸」展覽確是今年文化界的盛事,一位學者教授作家,花費了四十多年的心力將與香港文學文化有關的一切資料搜集整理系統化,歸檔成為珍貴的個人文學檔案。
許多著名的史料專家都主張口述歷史,希望那些有幸或不幸而成為歷史人物的,有生之年現身說法,還原那些真正當年所發生的事,以免以訛傳訛,走了樣子。
而小思老師是致力保存香港文學資料的有心人,未退休之前已專注於這份瑣碎繁複的工作,退休後的她竟比執教時更忙,彷彿和時間賽跑,一刻也不懈怠的催促着自己,這一切在歲月裏洗練出來的訪問口談的功夫真是不簡單,口述歷史及歷史有關的點點滴滴,都變成了隨時可翻閱參考的資料。 小思的香港文學檔案,在一些學者教授的口中是將看似無情無用的資料變成有情而鮮活,讓後來研究的人可以跟進,還可以發揚光大。
原來小思文藝青年時期,在「中國學生周報」已有一個專欄名為「路上談」,如今的她依然熱衷於路上談,訪問過不少的文人、作家,整理這些口述的歷史。 小思老師總興致勃勃,總有許多要講的事,每與她相見真有一種上了一堂課的那份得着,而她也不是一位埋首故紙堆的學者,她關心一切和香港文學有關的大小事,那怕是某一個作者的片語隻字,她都關心都保存。
文稿往來、搜集資料、補充修訂,小思老師樂此不疲,愈戰愈勇,當年的老朋友們一個個垂垂老去,而小思克服了有限時間,有限的精力體力,每一回眸都翻開了一頁有關香港文學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