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港督彭定康訪港,出席論壇、接受訪問,其間雋語連連,發人深省。香港回歸接近二十年,民怨沸騰已達頂點,貪腐偽善、權慾薰心、與政鄉黑勾結、撕裂社會、與民為敵的梁振英,已把香港逐漸赤化成與中國內地城市一般禮崩樂壞的社會。在《香港管治:禮崩樂壞?》論壇上,彭定康沒有正面回答這問題,只是用《善治:民為貴》為題,環繞良好管治的條件侃侃而談,提及了法治、民眾的聲音和問責性、公共服務、政治穩定、透明和公平的監管質素和控制貪污等。
彭定康在他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已有預言:「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回歸後的香港,又有誰看不到這現象?更恐怖的是,北京也加入了剝奪香港的自主權行列,銅鑼灣書店事件及宣誓風波引致的人大釋法已經讓港人不寒而慄,因此才導致港人越來越重視自主自決的理念,更大聲疾呼「河水不犯井水」、竭力爭取「一國兩制、高度自治」這《基本法》賦於港人的權利。余若薇也在同一論壇上以〈立法及三權分立〉為題,道出「三權合作」對「一國兩制」的災難性影響和司法「不干預」立法的重要性。
彭定康於這一次講話最後也提到《中英聯合聲明》所涵蓋的港人應享有的種種自由,包括「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公民身份和愛國的看法」,可惜的是,論壇主辦單位沒有讓出席的梁頌恆提問,請彭定康回答為甚麼「港獨」倡議者被剝奪宣揚「對公民身份和愛國的看法」的自由?為甚麼合法的民選議員可以粗暴被褫奪議席?民為貴還是官為貴?
彭定康沒有回答很多問題,當然最令港人困擾的是:港人爭取民主還可以怎麼辦?彭定康對「港獨」議題的回應是「香港建制內外爭取民主的力量目前都被港獨聲音沖淡感到可惜」,並認為「今日香港出現挑釁中國和堅持爭取不可能爭取得到的行動,只會令民主運動失去大眾支持」,無疑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香港民主路崎嶇,至今只退不進,越來越多港人考慮移民、越來越多開始噤聲;基層市民在社會暗角被欺凌、飲泣中過活;年輕人看不到前途、被逼至瑟縮牆角。「港獨」議題應運而生,如何避免?又有誰可一口咬定是「不可能爭取得到的行動」?
彭定康沒有回答英國可以怎樣憑着《中英聯合聲明》替港人向中共爭取應有的自由?沒有回答他於1996年預見的憂慮成真後他會怎樣自處?沒有回答當中共進一步令香港禮崩樂壞時港人的出路在哪裏?當他最後贈言只是「香港人應該堅持下去,要繼續相信自己可以帶來改變」,我們真的只有堅持下去,自己香港自己救矣!
韓連山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