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香港願景冇人理 高官臨難各自飛 - 李平

蘋論︰
香港願景冇人理 高官臨難各自飛 - 李平

一個一心要連任、還有七個月任期的特首,竟然面對恍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團隊,這是特首太過無能,是團隊成員太過無情,還是中央的「充份肯定」太過虛情假意?有意參選特首的未見公佈政綱,大談香港願景的又表示無意參選,這是政客們熱愛這個城市,還是玩弄港人?香港民主蹉跎20年、經濟社會問題積重難返,政客們進退之間只知要向北大人邀功、聽北大人吹雞,這就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初心?

香港政治特色 只看中共臉色

看看電視、網絡有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的報道,貌似特首選舉競爭激烈、輿論關注,其實只反映了兩點悖論:一是就梁振英政府的高官而言,不是挺梁反梁、參選與否的問題,而是爭先跳船的亂象;二是就媒體聚焦的下屆特首人選而言,不是誰更有能力更有願景,而是北京讓誰參選、讓誰當選而已。
一直未鬆口參選特首的林鄭月娥昨日出席「香港新願景」論壇時,宣稱自己的演講並非競選綱領,而是從政36年的肺腑之言。令人驚訝的是,她所宣示的香港新願景幾乎沒有電視、電台及網媒提及。第五屆特首選舉日是2017年3月26日,迄今不足四個月,但無論是表明去馬的胡國興,還是或明或暗的熱門人選曾俊華、葉劉淑儀、曾鈺成、陳德霖等,都沒有政綱面世。不只他們無所謂,市民也無所謂。這就是中共治下的香港特色的政治,參選特首與否、當選與否,不看政綱、能力、民望,只看中共領導人臉色。
更令人驚訝的是,林鄭月娥雖自稱不介意演講被視為「臨別贈言」,但給人的是自誇政績及拳打梁振英、腳踢曾俊華的「好打得」印象。她說,對今屆政府的福利支出增加55%感到驕傲,還願為此同那些認為她在福利上「使大咗」的人辯論。她還說,香港社會近年情況令大家好擔心、好關心,有時好痛心,有啲人會灰心。她又說,不甘心香港過去10年平均經濟增長只得3%至3.4%,輸給新加坡的平均6%。近幾年香港社會令人灰心,當然責在梁振英;經濟增長令人不甘心,當然責在Hea做十年司長的天才曾俊華。有願景,又打得,她林鄭告別政壇,豈不是香港損失?

貴心討好北京 無心擬訂政綱

而曾俊華訪京四日,則令人摸不着頭腦。政府公佈的曾俊華行程,包括拜訪財政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港澳辦等機構,但所為何事、主旨為何?政府沒有公佈。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到門口迎接、與曾俊華並排而坐、會面約40分鐘,如果與梁振英在秘魯獲習近平接見比較,相同的是外界無從猜測中共對他們參選的態度,同樣無法令人相信他們的行程與個人參選特首無關。
至於另一個癡癡等候北大人指令的葉劉淑儀,昨日重申服務香港的心很堅定、適當的時候會宣佈參選,又指曾鈺成問她是否12月14日辭任行會是陷她於不義。其實,大家都明白,她參選特首的心「很堅定」,暗喻中央不能再讓梁振英連任不是「不義」,而是基於兩大公義:中央要考慮能否有效管治、會否令到很多人上街?
當熱門特首參選人,都費盡心思去討好北京、算計對手,而無心諮詢民意、擬訂政綱,甚至無膽宣佈參選、籌組班子,下一屆政府還有何民望、權威可言?未來五年香港還有何希望可言?或許,堅信香港會落實民主、呼籲港人堅持下去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比城中多數政客更熱心,比城中多數市民更樂觀。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