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翠華(1314)五位創辦人內訌導致賣盤鬧劇,事件發生後,創辦人兼主席李遠康首次公開現身,惟他多次避談股東內訌的原因,以及股東之間的綑綁式買賣股權協議是否仍然有效。李遠康僅稱「一定」可以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強調「是過去嘅問題,風雨已解決」,管理層更稱會「1314(一生一世的諧音)咁」做下去。不過有分析員未收貨,直言股東風險未除,新管理團隊亦要時間觀察。
李遠康多次強調股權鬥爭是「過去咗嘅事,要向前看」,現時無任何股權洽購正在進行,他指「翠華50年嘅心血是大家嘅」,會珍惜品牌。而剛在8月才重掌首席財務官一職的楊東則指,翠華的業務會「1314咁去做」。
港收入跌 暫無意加價
但在股權爭鬥下,翠華上半年度在本港的業務收入就罕有出現下跌,營業額跌5.2%至6.3億元,李遠康承認股東爭鬥有影響公司發展。行政總裁彭烱豪則坦言,香港收入減少,是因為過去18至20個月翠華並無加價,李遠康指出,今年餘下兩個月亦無計劃加價,但明年加價與否,則要看公司發展而定。
「話賣又唔賣」的翠華,再次強調要「一生一世」,但有消費股分析員坦言難以信服,「咁大嘅爭拗,大家對公司的企業管治都有啲卻步,有啲驚啦」!在翠華管理層大換班下,「CFO和其他位置都換人,本身公司業務又未做好」,認為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翠華中期純利按年大跌48%,上半年度在港並無擴張,只於澳門、內地新增1間及5間分店。彭烱豪透露,下半年度將在內地開8間分店,本港則在將軍澳開1間,未來本港會傾向開2,000平方呎的細店。
對於翠華前景,分析員直指「唔使由投資者角度,一般市民都覺得翠華貴、定位尷尬啦」,上半年本港同店銷售仍然下跌,未來繼續受人工、食材成本上漲等困擾,難以一時三刻解決困境。
分析員:開細舖有出路
據楊東透露,翠華本港同店銷售上半年仍錄低單位數跌幅,內地則由早前的高單位數跌幅,收窄至低單位數。但有分析員認為,開細舖或是翠華的一條出路,如吉野家、大家樂(341)等都欲多開細舖,「細舖經營可以靈活啲,但最終都要睇翠華作為茶餐廳,用(快餐店)同樣策略,做唔做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