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 中大涉自我審查

康文署 中大涉自我審查

【本報訊】「去國立」事件多次發生,今年3月公演的舞台劇《第三謊言》,場刊內原載執行監製羅淑燕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資料,卻遭康文署要求刪去「國立」二字,劇團多番爭取不果惟有屈服,事件引起社會譁然。

劉江華拒道歉

該校校長楊其文狠批康文署極粗暴及缺乏文明素養,稱事件成為「全世界笑話」,但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僅稱會檢視與藝團的交流,拒絕道歉及解釋刪字原因。
另一名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香港學生張家瑋,去年回港參與舞台劇《少年一心的煩惱》時,亦遭康文署在場刊中刪去「國立」兩字;去年在港參與音樂劇《布拉格.1968》的國立臺南大學畢業生鄭暹珠,也有相同遭遇。
至於康文署轄下的電影資料館同樣涉「河蟹」台灣機構,去年舉辦電影活動時,將台灣的「國家電影中心」改名為「台灣電影中心」。本港院校方面,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網頁的交換計劃列表上,國立臺灣大學的名稱又被改為「Taiwan University」,而不是官方校名「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同樣被批評是自我審查。
■記者陳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