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過許多社區小人物情懷的插畫師麥震東(麥東記),作品向來深得文青歡心,33歲的他是全職插畫師,16歲已投身漫畫社,人生一半時間都在畫畫,畫過《龍虎門》彩稿,也畫過廣告及商業插畫。工作算是穩定,但手停口停,今年中想投入創作個人的作品,第一次做展覽,有三個月時間幾乎唔接job。「過去六年一直畫,無時間自己想東西,現在有種動力去做,想嘗試另一種方式做創作。」
近年香港的離奇不公義之事接二連三發生,畫開文青風格一臉斯文的阿東也有所感觸,「這一年多有種強烈的感覺,覺得香港即將玩完。」我手畫我心,他創作了六幅插畫作品,每幅作品代表他所眼中香港由60年代至今的每個十年:新蒲崗是60年代六七暴動的地方,70年代英女皇到訪愛民邨,80年代灣仔市民在家中看六四新聞……2010年代則是熟悉的旺角街頭。
看似赤裸裸的政治控訴,但畫面上卻含蓄得多,阿東筆下的新蒲崗沒有衝突畫面,只有當時很生活化的場景;經歷過雨傘運動及魚蛋革命的旺角街頭,看起來卻十分和諧。「展覽的名字是香港轉角,究竟轉去甚麼方向,其實是未知的。」每幅作品的街景都蘊含了那個時代的故事,對他來說,每幅作品亦猶如一個轉角,比喻香港在不同年代的轉捩。
「畫畫應該是解放自己的個性,這樣自己才會畫得開心。」回想當年,他亦如此提醒自己。小時候已嘗試畫連載漫畫,讀到中四更不管家人反對入行畫漫畫,在玉皇朝畫過《龍虎門》、《神兵玄奇》及《大霹靂》彩稿,後來也幫邱瑞新畫《火紅年代黑骨堂》、《火武耀揚》、《耀武揚威》等港漫。當時一腔熱血,返工兩三個禮拜才回家一次,忙得不可開交也毫無怨言。
六年過去,他覺得漫畫來來去去都是畫差不多的樣貌,害怕流水作業的繪畫生涯變得麻木,他用數年時間探索其他創作的可能性,先是加入插畫師協會,後來回到校園,用三年時間在理工大學修讀設計,從中發展出用水彩畫結合電腦創作的風格,醞釀出「麥東記」這個插畫品牌。大學期間開始留意時事,奈何卻沒有時間慢慢沉澱個人的作品,終於在今年中用相同的畫筆,畫出不一樣的作品。
《香港轉角》展覽
時間:11月29日至12月15日
地點:灣仔聖佛蘭士街14號Odd One Out
記者:劉東佩
攝影:許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