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246間受社署資助的「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必須為提供全日制(或長全日制)、託兒、兼收弱能兒童等服務的非牟利幼稚園,才符合資助資格。要求雖多,但實質每名入讀的2至3歲幼童,每人每月僅獲300至400元資助,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主席周慧珍指,相關資助額、建議人手編制一直嚴重滯後,社署應從速檢討。社署則表示,會研究增撥資源的可行性。
周慧珍表示,以往學券雖然亦只供3至6歲(即K1至K3)學童享用,但未有規定不可補貼N班,幼稚園尚可拉上補下、靈活調配,例如一併採購食具、玩具等設備,另在教師人手也可作出配合。以她任校長的幼稚園為例,現時靠靈活調配資源,N班師生比例已達1:9(1名教師對9名學生),遠高出規定的1:15,周校長指,現況下才勉強足夠照顧個別有特珠需要的N班學生。
幼園或被迫棄開班
然而,免費幼教明年一旦落實,教育局明言禁止補貼N班。周校長指,折衷辦法就是強行「一校兩制」,但根本難以實行,憂慮降低幼稚園繼續營辦N班的誘因,「2歲班(N班)同3至6歲班,根本喺同一個校舍,點樣逐件分開?遲啲可能連校長人工都要分兩份。」她擔心在資助不足、行政困難下,均可能令幼稚園減少甚至放棄營辦N班,最終受害的仍然是家長。
社署以書面回應稱,知悉及明白業界憂慮「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影響,又指一直與業界保持溝通,早前亦與業界代表會面、聽取意見,署方正審視業界建議及研究增撥資源的可行性,助紓緩業界在新政策下壓力,並避免將增加營運成本轉嫁家長。
■記者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