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位教授聯同「文林研究所」在外國眾籌網頁搞眾籌,希望製作網上和實體版粵英詞典,出心出力保育廣東話文化,你又會否支持?
對上一本相對全面的廣東話詞典,是於1977年由香港政府編印的,今次就由一位美國學者包睿舜主理。包睿舜是美國人,在1972年起開始研究漢語,醉心研究粵語逾40年。他曾在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任教語言學,出版了數本粵語書籍,他更可教香港人粵語正音。他曾表示粵語對香港非常重要,「你或會以為近年應有人出版字典,但對上一本較為全面的粵英詞典其實是在1977年出版!」包睿舜更直言在香港要找到一本好的詞典實在有難度,「因為在詞典中,根本找不到現在流行的粵語口語,這令人十分難過。」
就外國人眾籌出粵英字典一事,本地文化評論員彭志銘則回應指香港和中國政府都需要反省。「中國為何會打壓全國的方言?其實香港出過很多廣東話字典,只不過全部都未夠全面。」包睿舜教授主理的粵英詞典,收錄約三萬個廣東字詞,有齊例子、英文繙譯和讀音,更會列出字詞背後的故事。
「揞口費」:
讀音:am2 hau2 fai3
意思:hush money
例句:被告話會畀筆揞口費我,條件係唔好將單嘢爆出嚟。
「扮蟹」:
讀音:baan6 haai1
意思:lit. to be disguised as a crab; hum. for a victim to be tied up by a robber.
例句:賊人得手,成家人就扮蟹。
我們每日講廣東話,但這些字分分鐘我們都不會解釋。然而,彭志銘就指還有很多地道字詞應該收錄。「例如你好『曳』 ,一個人好『曳』 的『曳』 字,我們都未找到正寫。一些詞匯問題,外國人一定做得不全面。」他坦言,好多廣東話字詞都牽涉文化元素,有的字詞即使現在我們能寫,但都不能確定該字是否正寫,更難說要考據背後源頭。事實上,包睿舜曾指粵語會在港式微,但仍一心保育廣東話,「學習普通話絕對有它的必要性,但這並不能夠以放棄廣東話或者其他地方方言為代價」。彭志銘強調一個外國人願意為香港廣東話出心出力,絕對值得感激和支持。「我們要感激他一直研究,落力保育廣東話,中國大陸真的要好好反省!」他更表示政府一句反對,民間想出版字典根本不可能。「中國大陸全部要推普廢粵,要廢我們的粵語。一件這樣的事若不是政府做,是民間一些人去做就非常艱難。」
如大家想支持美國出品的粵英詞典,可在12月14日前到網站看看。
記者:黃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