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三個城大跆拳道隊員兼港隊成員,一直未能登上奧運場館;畢業後,老大頂着烈日當農夫、老二變成IT人,老三營營役役推銷。時光荏苒,三人心未死,2013年會師城大當教練,上月帶領城大跆拳隊參加塞爾維亞奧運計分賽。上機一刻仍未確認參賽資格,人在他鄉誠意打動對方,歷史性破格首間大專院校獲准參加。面對世界強手,跆拳小子雖全軍覆沒,上台僅3分鐘,惟奧運夢卻走近一大步。
邊種菜邊做教練
跟前皮膚黝黑的城大跆拳道總教練黃如榮,1989年入學城巿理工學院(現升格城大),1988年漢城奧運會跆拳道比賽,燃起心中一團火,「睇完比賽好想學跆拳道,參加奧運。入讀城巿理工啱啱成立第一屆跆拳道隊,即刻報名。」當年的隊員,不像今天的從小學起,「從白帶開始打到黑帶,入埋港隊,但過咗運動員黃金時間,想打入奧運會無可能。」
黃總畢業後在台灣音響公司工作晉升至總經理,2010年毅然辭職,回老家錦田當農夫,當時身邊人說種菜無出路,他推有機菜品牌,找出生存之道;其間從未放棄跆拳,邊論種菜邊在城大當教練,升至總教練。
黃總對跆拳念念不忘,但孤掌難鳴;2013年,黃總03、04年的學生陳逸昇及李史校(Derek)回來看城大跆拳隊的大專比賽,成績慘不忍睹,決重返城大當教練。三個人,一條心,將城大跆拳隊起死回生,今年大專賽成績男子奪冠,女子跳升亞軍,燃起三人久違的奧運夢:阿昇原有機會進軍2008年北京奧運,但訓練過度致心臟問題而緣盡;Derek自知非奧運材料,但希望由他人圓夢;總教練更不用說,「點解到𠵱家仲未有香港人參加到奧運?」三人寄望學弟能踏上奧運場館,要拿這張2020奧運資格的入場券,必須參加奧運計分賽。
上月底,塞爾維亞舉行2020奧運資格計分賽,黃決定以城大校隊名義參加,按賽規城大經香港跆拳道協會完成報名。隊員苦練備戰及自籌萬元旅費,黃總的農場遇颱風受損亦沒抽身理會,阿昇更延後心臟手術;整個團隊如箭在弦,突接大會通知申請被取消,建議城大向跆拳道協會了解。
三人未有氣餒向協會斡旋,終獲放行參賽。因截止報名後再申請,黃總帶領一行11名男女選手,上機一刻仍未獲確認參賽資格,忐忑不安抵達會場,誠意可嘉獲臨場批准比賽。初出茅廬的跆拳小子首戰國際賽事,面對世錦賽冠軍Jaouad Achab等選手,首圈淘汰賽全軍覆沒。隊員Reeve說勝負不重要,「可以落場同高手比賽,學到好多嘢。」三人放眼2020年奧運會,黃總說:「奧運已經不再是夢,是一個可以實現嘅目標。」
■記者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