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消失的東 - 楊靜

不能消失的東 - 楊靜

「西柏林四面朝東。」
忘記在哪本介紹戰後德國的歷史書中看到過這句話,當然,如同過往一樣,我又來晚了,幸好有托馬斯帶路,他是土生土長的聯邦德國首都人,喜歡美國流行文化,酷愛晚睡,忍不住對共產主義文化充滿好奇與諷刺。夜裏我們拜訪他讀大學時愛去的本地酒吧,「一切都沒變,只是我們老了,你看酒吧後面那個Babushka(俄語頭巾的意思,也用來指代祖母),幾十年前絕對辣妹。」
小酒吧貼着六七十年代美國音樂和電影偶像的舊海報,角落裏是年久失修的萬寶路香煙販賣機,樂隊都上年紀,張口唱出是鄉村混合藍調,節奏強烈帶動座位上的中老年男女搔首弄姿,不久大家無法滿足於只在座上扭,人擠人在舞池中央摩擦肩與臀——這是柏林的老克拉,我吸着二手煙想起了上海。
然而出了門還是2016,賣毒品的有色青年自己也神志不清,蹲在公園門口眼神渙散招徠客人。
而東柏林則無處不在,政府和文藝界兢兢業業,一面改朝換代銷毀「東邊」,一面又將東邊的味道與痕跡放進檔案館和博物館,供遊客與市民觀看。東柏林不能存在,但也不能被忘卻。我參加free walking tour,這是旅遊城市常有消遣,由當地青年人帶團,在城中步行三小時講解某個主題,比如華沙轟炸遺址團,威尼斯教堂團,在柏林則是東柏林半日遊、第三帝國首都遊——說是免費,導賞結束大部分遊客還是給出10、20歐元小費,對於時下低迷的就業情形而言,其實是蠻好的收入。
東柏林半日導遊是年輕女孩米亞,她細數東德在人民自由、財產安全、隱私與私密生活等等方面的暴行,團員站在電視塔、秘密警察局和柏林牆附近聽得格外刺激,雖然內容淺顯,約等於維基百科第一二段的含量。高潮當然在柏林牆失效那天,善與惡決出勝負,然後歷史終結,我們可以花錢跋涉千里,買機票、訂酒店、付小費,安全品味可怕的過去,愈發覺得今日是好的,再不濟也好過以前——這醒悟似曾相識,我站在曾經東西分界線上,牆大都拆了,當然你可以在不遠處的禮品店買一塊磚做紀念。
如今,東柏林四面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