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活化計劃納4古蹟羅拔時樓變酒店 聯和市場恐淪水貨城

4億活化計劃納4古蹟
羅拔時樓變酒店 聯和市場恐淪水貨城

【本報訊】發展局昨公佈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今期有四幢建築入選,包括中半山舊域多利軍營羅拔時樓、屯門前哥頓軍營、元朗前流浮山警署,以及電影《每當變幻時》取景場地粉嶺聯和市場。發展局長陳茂波稱,已預留約4億供非牟利機構申請。正以短期租約租用聯和市場的非牟利團體表明,有意將市場活化為回收中心、墟市等。
記者:譚靜雯 李詠希

納入新一期活化的歷史建築各具特色,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中半山舊域多利軍營羅拔時樓有逾百年歷史,為英軍最早在港設置軍營建築之一。三層高建築至今仍保留紅磚長廊、鋼樓梯及半玻璃木門等。建築物最初是已婚軍人宿舍,近年就由新生精神康復會用作精神病康復者宿舍,目前已空置。發展局建議非牟利機構可活化成食肆、展覽廳或酒店等。但羅拔時樓位處半山,車輛不能直達,須步行近百級樓梯才到達。

羅拔時樓的紅磚長廊仍保存完好。

陳茂波:審批時會警惕

獲評二級歷史建築、有83年歷史的屯門青山灣前哥頓軍營,屬西方古典建築風格,曾是英國軍人會所。軍營大廳保留壁爐、煙囪及拱門。政府建議活化為住宿、社會福利設施等。
今期活化計劃還包括兩個三級歷史建築,分別是前流浮山警署,以及粉嶺聯和市場。建於1951年的聯和市場佔地逾萬平方呎,是戰後新界規模最大市場,早年聯和市場生意興旺,是區內墟市地標,該處更是電影《每當變幻時》取景地。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建議聯和市場可活化為食肆、商店及服務行業、可循環再造物料回收中心等。但近年北區受水貨客「侵佔」,被問到會否擔心活化後市場淪為水貨中心,他指對活化後的用途持開放態度,相信負責評審的「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會小心考慮活化用途,也會提醒保諮會審批時要保持警惕。

提供500萬元上限資助

陳茂波續稱,新一期活化計劃昨起接受申請,明年3月23日截止,最快2018年上半年有評審結果。政府也已預留約4億元供非牟利機構申請活化,並會負責建築物修葺和改裝等工程。根據活化計劃,活化項目須在開業初期後自負盈虧,發展局也會提供一次性500萬元上限的資助,以應付其開辦成本和首兩年營運赤字。
正以短期租約租用聯和市場的非牟利團體「健康行動」機構總幹事李昌隆昨稱,對聯和市場納入活化計劃感高興。他更表明會入紙申請活化,但不會計劃改做食肆,將繼續進行社區回收項目,「附近已經好多小店食肆,唔想同佢哋競爭,反而想一齊共存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