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乃文伯 - 鄧達智

一路走好乃文伯 - 鄧達智

為1967年暴動作特輯,好幾家紙媒、電子傳媒輪流詢問聯絡乃文伯的途徑。
鄧乃文太平紳士,當年元朗區民安促進隊創隊成員、主席。屏山崇德堂(覲廷書室),我同堂伯父。元朗區昔日響噹噹人物,不少下鄉到本區任職官員,少不免與伯父聯繫,體恤民間。
不用徵詢堂伯家人,自作主張,將他們推掉……老人家近月身體違和,除至親、已不接見外賓!
十一月中旬某上午,忙於小店裝修完工後期整理,準備重開諸事;九十多歲乃文伯坐輪椅,在子女攙扶下,在店子大門前經過,未及跑出問好已經消失在前往停車場的小徑上。心諗這兩天必須上他家「友盧」探望。
十八號,早已晉身曾祖乃文伯眾多孫子之一,在關島舉行婚禮。十九號,部份參與婚禮家人擔心伯父近期身體狀況反覆,即飛回港。二十號早上,乃文伯眾多子女孫子女面露愁容,甚至哭泣,在小店門前經過前往停車場取車,相信不太好的消息傳來,整家子必須前往醫院。心下扭結,暗度:伯父的時刻近了!父親離世十四年,猶如昨天,情緒上怎也不覺得有那麼久,只記得雄伯送別堂弟老淚縱橫,乃文伯領着眾多子女來過守夜,次天再來送行,訴說他的難過,這以後傾偈同代無人。往後多年,他一再重複這段感嘆,歲數相近同代人已漸凋零,舊時歲月人情隨他們離開漸散,老日子的一切就此打住。
遺憾父親生前與我並不特別親厚。志偉伯是少時照顧我們的醫生,常往他們家打書釘,週末享受飲茶星期美點帶同勇弟與我同往。
村外青山公路路口「好所在」茶樓,雄伯家人擁有,上神召會幼稚園及小學時,經常這裏午飯,雄伯常賞零食點心。伯娘任職區內醫務所護士長,童年不少小意外的護理由她包辦。
乃文伯女兒美潔與我至投緣,自小親和,尤其母親生前住加拿大;離世後,回家除家傭只餘自己一個,隻影形單常上友盧趁熱鬧共晚飯。伯父身體健康時,至愛美食,午餐四出試菜,常同往;父母不在,我是孤兒,隨乃文伯同枱吃飯、沾點點親情,這種同堂關係面對新世代愈去愈遠,再過一代能否留下早已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