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告訴我,為甚麼號稱世界最自由、最資本主義的社會,竟然會有國營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不是國營的,是由特區政府和美國華特迪士尼合資興建,由華特迪士尼經營的。特區政府的投資是為了促進香港的旅遊業,是不用考慮自身的回報……」哦。已故的佛利民曾經有句至理名言:「永遠不要用目標來批核政策的價值。」
為甚麼興建主題公園要由政府出資?政府可否證明,由2005年至今,有幾多個遊客是因為迪士尼而留在香港?我僅有的最新數據卻顯示,香港迪士尼主題公園錄得虧損,訪客人數也有所回落。說好了的振興旅遊業呢?
「就是因為訪客人數回落,所以要增加投資!」任何有一點做生意經驗的人都知道「贏谷,輸縮」的道理。只有政府部門,才不斷以獎金去鼓勵部門以「成效不彰」去爭取更多資源。嗯,究竟香港國際主題公園是不問回報只求感覺良好的公營部門,還是利字當頭的商業機構呢?
當年興高采烈迎接迪士尼的行政長官董建華,人人都說是大好人,他的確是世界上最有福氣的人。試問世界上有幾多人可以不斷慷他人之慨?話說美國的華特迪士尼公司,最初只是投資廿多億元;但主題公園落成,每年的管理費和特許經營費,也老早本利全收。
「不過,只要旅遊業受惠,全香港也受惠呀!」言下之意,政府是否要津貼「周六叔」、「周大叔」之類?又或者藥房也一併受惠?拜託。就像阿當史密斯所講,屠夫和麵包師傅不是因為大愛才服務社會,這種補貼可是無日無之的勾當。請容我問多一遍:「你想當香港係提款機呀?」
我對迪士尼沒有半點厭惡,這是一家由最聰明的人所營運的公司;我也很欣賞迪士尼的作品。要怪,就只怪香港有個好大喜功的政府。
貪念和恐懼最易令人中伏
記得當年,有政府官員曾經恐嚇說:「假如我們不去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肥豬肉就要被上海搶去。」嗯,時至今日,上海也有同樣的主題樂園;肥豬肉,原來可以無限複製。請謹記,雖然機會要爭取,但爭取機會不應付出過多的機會成本。
「嘿,事後孔明梗係準,你知唔知當年香港經濟有幾差?」經濟差,意味風險大,風險大,就要全香港人去負擔,這個扭曲的邏輯,就只有香港的官員說得出口。坦白說,我不反對在香港興建主題公園,也不反對政府行點方便,但是我接受不了由政府出資,更接受不了這個主題公園的不斷擴建由特區納稅人埋單。
請不要跟我說甚麼創造職位振興經濟的鬼話。我在經營的微企,創造了十個職位,政府還要抽我的稅,對吧?其實我也不是要攤大手板向公家拿甚麼「着數」,我要的,只是公平的營商環境。
公平的營商環境,不是甚麼競爭法。請不要再掩耳盜鈴。這個城市除了變成「識人緊要過識字」的社會,更重要是識得的是高官。君不見那個甚麼青年軍,只要得到了行政長官會同民政事務局局長加持,撥款可以破例處理,會址也特事特辦。這就是人治,這就是香港。
每一盤生意都面對挑戰和競爭,每個城市都想做世界第一,只不過貪念和恐懼是最易令人中伏的情緒,那個年頭的香港,為了沖喜一下,就連「老竇姓乜都唔記得」,是沉重的教訓。
香港活像提款機,只要被恐嚇說甚麼邊緣化,就乖乖割地賠款。敗家所為,就是不爭氣。然而,董先生的本尊和幽靈,仍在維港上空盤旋,這是香港人的悲哀。
如今之計,惟有將國際主題公園公司上市,將政府持有的股份,盡數沽出,由廣大投資者去督促主題公園運作。只有用資本主義的方法,才能夠克服尋租者的行為。否則,主題公園只會不斷向庫房打主意,直到地老天荒。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