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量回升政府被轟減廢不力

垃圾量回升
政府被轟減廢不力

【本報訊】香港固體垃圾量又再回升,去年錄得平均每日15,000公噸垃圾。2015年棄置在堆填區的廚餘共120萬公噸,佔固體廢物的最大百分比,其次為塑料及紙料,分別佔80萬公噸。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指,環保署至今仍未提出廢物按量收費草案、也未落實廢膠樽等飲品容器的生產者責任法規,憂慮當局未能實踐來年減少20%人均垃圾棄置量的承諾。

升幅高於人口增長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前日發佈的數據披露,2015年堆填區共棄置550萬公噸固體廢物,當中67%為都市固體廢物,其餘為建築及特殊廢物;而2010年至15年間,廢物棄置量每年平均增加1.9%,超過同期平均0.8%的人口增長。都市固體廢物大部份為家居產生的廢物,但其所佔百分比由2005年的73%下降至15年的64%。同期的工商業廢物百分比則由27%增加至36%。
綠色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數據顯示本港家居、工商和建築垃圾的棄置量都有增加,惟去年的回收量則有所下跌。他形容,本港的回收商行事方式像貿易賺錢,多於實際從事回收,例如往年中國的經濟持續高增長,對回收品需求大,故回收量保持穩定,惟近年經濟差,塑膠、廢紙等可回收物不再值錢,商人遂將其運往堆填區棄置,「金額唔夠,索性唔去回收」。
朱漢強認為,目前當局未必可實踐於2017年減少20%人均棄置量的承諾,他建議環保署盡快提交廢物按量收費草案,並加快落實廢膠樽等飲品容器的生產者責任法規,否則就廢膠量增長,又指根據政府的現有政策,廢膠問題會步入「黑暗期」。環保署回覆指,今年內會公佈2015年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未有回應為何都市固體廢物數量有所增長。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