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中的升糖指數可以因為經過烹調、低溫儲存而上升。註冊營養師陳玉儀指出,曾有研究指出高澱粉的食物如薯仔、番薯及麵包經過低溫冷藏後,當中的澱粉質結構會產生變化,變得容易被分解及消化,令其升糖指數上升,例如薯仔本身為中GI食物,冷藏多天後,或會變成高GI食物。
破壞纖維結構
烹調過程越長,升糖指數越高。陳舉例如將白米、糙米煮成一碗粥,會破壞了其纖維結構,因當中的結構變細,故容易被消化,令升糖指數上升,故白粥的升糖指數比白飯高。
坊間有白米標榜屬低GI食物,陳稱,部份新品種的白米,因種植、儲存的方法不同,令升糖指數比傳統白米為低。產自澳洲、印度的白米,升糖指數亦普遍比其他國家種植的白米為低。她提醒市民購買食物前要留意產品的營養資料,即使屬低GI食物,也不要狂食,正常食量便足夠,因為過量進食都會攝取額外熱量,長遠有增磅危機。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