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在美國加洲設立公司的「文林研究所(Wenlin Institute, Inc. SPC)」發起眾籌,目標在12月14日前籌得5萬美金即約39萬港元,用以製作網上廣東話-英語詞典,詞典主要根據美國學者Robert S. Bauer(包睿舜)編寫的粵英辭典《ABC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包括逾3萬個詞條以及可以陸續擴展的內容。截至星期二中午,暫籌得逾6100美金。
網頁簡介表示,香港以中文為母語者中,九成人會說廣東話,而廣東話亦是世界各地的研究課題,文林研究所希望有份保存和推廣東話及廣東文化,惟現存電子廣東話詞典並不足以達到上述目的,巿面亦未有全面的廣東話詞典,因此發起眾籌。詞典的印刷版本將會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出版,收錄成《ABC Dictionary Series》的一部份,「ABC」意思即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序,該網上廣東話-英語詞典會以廣東話發音的ABC次序排序,預計在2017年2月啟用,系統類似維基百科,將會邀請合資格的語言學者加入新項目。
網頁上載了部份詞典內容,字詞附有英文解釋及廣東話讀音,例如「拜關二哥」英文即「to worship gwaan dai」,亦附有解釋誰是關羽。部份詞條附有例句,當中不少句子十分通俗道地,猶如一句句潮文摘錄,亦有例句與警匪片對白極為相似:
「被告話會畀筆揞口費我,條件係唔好將單嘢爆出嚟(The defendant said he would pay me hush money on the condition that I would not reveal the matter)」;
「老婆大人大發雷霆,我仲唔扮死狗認錯咩(The lady of the house got very angry at me, so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was to submit to her will and accept the blame)」;
「阿蛇,啲丸仔唔係我㗎,我畀人擺上檯㗎咋(Officers, those soft drugs aren't mine. I've been framed by so.)」;
「我攞個啤酒樽扑到條友爆缸(I hit the guy with a beer bottle and made him to bleed.)」。
包睿舜為精通廣東話及普通話的美國語言學家,日語亦十分流利,曾在科大、理大、港大及中大等大學任教。1975年時,包睿舜曾到中大作交換生,其博士論文以香港廣東話語音變化為題目。《ABC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由他花費多年心血編寫而成,參考資料來自香港電影、報紙、漫畫、小說等,他曾指出,很多廣東話詞彙都來自黑幫用語。對於廣東話目前情況,他認為令人十分悲傷的是,眾所周知廣東話在香港十分重要,但較為全面的廣東話-英語詞典版本,最近期出版的竟已要追溯至1977年。
網頁連結: http://kck.st/2gyvX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