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真相】食用色素由蟲血提煉石油合成 專家:零營養價值

【恐怖真相】食用色素由蟲血提煉石油合成 專家:零營養價值

食物講求色、香、味俱全,食物的顏色無疑會影響我們的食慾,所以不少零食和飲品都會加入食用色素,如五顏六色的果汁糖,紅色代表士多啤梨味、橙色代表橙味、黃色代表檸檬味等;又如橙汁汽水,配上橙色食用色素,令人直接聯想到香橙的顏色,比透明的橙味液體更為吸引。

天然色素從自然物質提煉

不少零食和飲品都會加入食用色素,增加我們的食慾。

食用色素分兩種,一種是取自大自然的天然色素。紅豆雪條、仿蟹柳和士多啤梨味食物中常見的色素「胭脂紅」(Carmine,E識別編號為E120),由寄生在仙人掌的胭脂蟲血液提煉而成;橙色的果汁或帶有橙色味粉的薯片,它們的色素大多來自紅蘿蔔或番薯的「胡蘿蔔素」(Carotenes,E識別編號為E160a);而用於香口膠和糕餅裝飾的白色,就來自成份含有鐵的礦物鈦鐵礦提煉的「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E識別編號為E171);至於橙橙黃黃的芥末醬和咖哩粉,就用了薑黃的根部調色,亦即「薑黃素」(Curcumin,E識別編號為E100)。

人工色素由石油合成 少量已夠深色

而另一種食用色素則靠人工合成而來,例子包括不少黃色糖果和汽水都有添加的檸檬黃(Tartrazine,E識別編號為E102),它的原材料為石油。雖然人工合成色素是化學物,但專家就指它們都安全,可放心食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應用科學系講師方麗影指:「人工合成色素的用量很少,已經可以有很強、很深的顏色,業界使用時,認為夠色就會停手。」

無實證指色素致過度活躍 色素本無營養價值

曾有報道指人工色素,特別是紅色、橙紅色,會令小朋友患上過度活躍症,方麗影澄清:「這只是一個趨向性發現,是沒有用實際個案考證的結論,市民不需要驚訝和過份恐慌。」既然食用色素無害,那它們又有沒有營養呢?方麗影說:「食用色素主要用作補色,是零營養價值。雖然胡蘿蔔素可能有少許顏色,但不過是微量而已,正常也不會靠色素攝取營養。」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應用科學系講師方麗影

記者:李煒汯
攝影:黃子偉

胭脂紅(E120)由寄生在仙人掌的胭脂蟲血液提煉而成。 網上圖片

胭脂紅常見於紅豆雪條、仿蟹柳和士多啤梨味零食。

橙色的果汁或帶有橙色味粉的薯片,其色素大多來自胡蘿蔔素。

用於香口膠和糕餅裝飾的白色,來自礦物鈦鐵礦提煉的二氧化鈦。

芥末醬和咖哩粉用了薑黃根部的「薑黃素」調色。

不少黃色糖果和汽水都有添加的檸檬黃,其原材料為石油。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