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環保組織Basel Action Network(BAN)早前踢爆美國廠商無妥善回收廢棄電子產品,令LCD顯示屏、電視等有毒電子垃圾越洋走私到港,多數傾倒在新界鄉郊,本港猶如全球電子垃圾崗。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批評,新界土地被地下權力網絡操控,猶如「國中之國」,指當局處理新界違規行為,明顯與市區有不同的執法力度,促增加人手正視問題。
檢控人手不足
BAN早前將約200個追蹤器放在美國有毒廢棄電子產品上,追蹤發現,多達8成的廢棄物運到本港,組織創辦人兼董事Jim Puckett昨於一討論電子垃圾的論壇上指,中國、本港雖然受《巴塞爾公約》限制,惟本港未見妥善執行,限制有毒電子產品出口、轉口,指港府有必要長期追蹤違法廢料回收場,嚴厲處分違規經營者,才可以根治問題。
出席同一論壇的立法會議員朱凱廸以元朗新田一帶的分區計劃大綱圖為例,指元朗小磡村一帶、鄰近軍營所在地未獲任何規劃,形成漏洞,至少有20個電子垃圾場違法經營。他指,規劃署與環保署分別只有40個人負責檢控鄉郊破壞,人手太少,無法有效打擊違規行為。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譚卓偉稱,署方已申請增加人手,惟未知是否獲批。
不少回收業界經營者則在論壇上炮轟Jim Puckett「標籤」電子廢料問題、忽略廢物的價值,亦質疑電子垃圾由美國運來,不明白他為何要來港,「你咪返去叫美國政府處理,香港已經做得好好喇」。Jim Puckett強調不會為任何國家、任何人說話,「我只會做對環境好的事」。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