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意外當選成為美國新任總統,為經濟政策蒙上陰霾。其陣營採納眾議院共和黨預算方案,提出多項經濟政策建議,重點簡化個人及企業稅率。獨立機構估計,美國未來十年的稅收收入將減少4.4萬億美元。而按照我們的預測,此方案可為美國未來三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帶來1.5%的增長。
金融市場方面,一如我們所料,大選結果出爐後市場初段出現大量避險情況。惟其後美國及歐洲市場陸續收復失地,部份市場更於當日收市時錄得升幅。有關市況逆轉背後的成因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我們認為市場當日似乎某程度上反應過度。與英國脫歐的情況相似,我們認為金融市場對「資訊浪潮」作出反應的可能性,將導致未來數月資產價格出現顯著轉移。
未來市場反應的規模及持續性,令市場人士對即時經濟前景,尤其是聯儲局政策產生疑問。我們與市場看法一致,預期聯儲局會於12月舉行的會議上宣佈加息。金融環境緊縮規模是否足以繼續阻止當局收緊政策,仍屬未知之數。然而,聯儲局因應經濟環境收緊政策,且不太可能會於下月會議前作出重大變動。除非大範圍資產類別的財務狀況全面轉差,否則加息機會仍然存在。
全球各地亦將受未來美國政策的不明朗因素影響。亞洲方面,我們尤其關注美國貿易及外滙政策方向。若特朗普兌現其競選承諾將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並對中國徵收高額入口關稅,對中國及區內的影響不容忽視。但我們認為,即使美國真的實行保護政策,亦會大幅降低其程度,從而避免觸發貿易戰。
姚遠
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