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青少年有犯錯空間」顎骨缺陷遭取笑 老師寬恕 改變學生

「希望青少年有犯錯空間」
顎骨缺陷遭取笑 老師寬恕 改變學生

【好學生.好老師獎】
【本報訊】司徒華教育基金昨日舉行第五屆「好學生·好老師」表揚計劃頒獎典禮,一共有6位老師、7位學生獲獎。得獎老師中,有人因先天顎骨張合困難被學生取笑,收起眼淚以寬容感化;也有人成立棒球隊,將成績平平的「缺席大王」,改造成熱血三壘手兼考入港大。多名學生努力克服自身肢體、聽覺或視覺障礙,堅毅精神同樣獲表揚。
記者:周婷

陳穎雯懷着包容的態度,教導學生成才。李家皓攝

年少總是叛逆莽撞,學生都愛以取笑老師為樂,然而並非每位老師有面對的勇氣、寬恕的量度。「好老師獎」得主之一、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中文科老師陳穎雯,患有先天顎骨張合困難,最嚴重時下顎比常人長一倍,被學生在功課簿照着容貌「畫公仔」取笑,陳老師曾為此徹夜痛哭。但與對其動怒,她選擇寬容對待,「我嘅學生係有一個安全網,可以放心做錯事,甚至嗰啲事係傷害到老師,我都可以攞出寬容,等佢哋改變。」

手術痛 不被諒解更痛

陳穎雯先天顎骨發展出現問題,自小須持續接受治療、做過多次大小手術,病情在她讀中學時最嚴重,其上顎完全停止發展、下顎卻比常人長一倍,不但無法清晰說話,也影響外觀容貌。病情已不可再拖,陳老師在大學畢業前接受連串手術,需要先將下顎骨打碎、再植入支撐金屬支架,手術期間進食、說話諸多不便,卻偏偏遇上到校實習時期。
今天陳老師發音清晰、口齒伶俐,全靠術後每天朗讀報紙、課本數小時苦練,但其實在剛完成手術後的大半年,陳老師常被口中的金屬物料割傷,也會不受控地打嗝及流口水,她更因此曾被學生取笑。
陳老師憶述,一個男學生在交給她的功課上,按照下顎突出的模樣畫了一個公仔,她看後受到頗大的打擊,「我返屋企喊咗一晚,其實喺準備做老師嘅路上,我以為自己只要堅持、有信念、樂觀面對就可以,但原來發覺有人都係好唔諒解自己」。痛哭過後,陳老師寬恕了該名學生,更主動了解學生的想法,指出他不對的地方。

陳穎雯老師(中)希望為學生提供「安全網」,容許學生犯錯。受訪者提供圖片

學生主動送上道歉信

在陳老師短短的實習期完結前,該名學生主動遞上道歉信,徹底解除心結。陳老師說,希望學生有跌碰、犯錯的空間,「我年輕時都有好多稜角,好想有人包容自己、畀機會自己去錯」。將心比己,今天陳老師對付「稜角學生」也特別有方法,例如近年任教的一位高中男生,原本粗聲粗氣、愛炫耀自己「好壞」,但在陳老師耐心薰陶下,已變成熱愛中文科的「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