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健康online】冬日補品栗子 能健脾保腎及壯筋骨

【動畫●健康online】
冬日補品栗子 能健脾保腎及壯筋骨

天氣轉涼,正式步入冬季,街上亦可見到炒栗子的攤檔,一包熱呼呼的炒栗子,香氣四溢。栗子不但營養豐富,含有澱粉質具飽肚效果,中醫更指其性平味甘,老幼皆適宜進食,是冬日的進補佳品,惟容易胃脹及噯氣人士,則留意不能一次過進食過量。

記者:伍雅謙

秋冬是栗子當造的季節,註冊中醫師陳仿陽表示,栗子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及腎經,有養胃健脾、保腎及壯筋骨的功效,兼有活血止血的作用,就算栗子外殼亦具有藥用功效,可清熱解毒及去瘰癧,配合其他中藥可治療扁桃腺發炎、喉嚨腫痛、淋巴結炎等症狀。

他指出,冬天適合以栗子調理身體及進補,街邊的炒栗子亦有補益效果,但會略為偏燥熱,建議將栗子加入其他食材煲湯及煮粥進補功效最佳,而栗子在煲湯後也可食用。

栗子含有豐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他命,他指對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鬆及抗衰老均有功效,因不會過於寒涼及溫補,老少合宜,特別是平日容易生口瘡、缺乏維他命B者尤其適合,而筋骨較差及經常腰酸無力者,也尤其適合食用。

不過,栗子含有較多澱粉質,容易飽肚,他醒平日脾胃容易飽滯、脹悶及噯氣的人士,不宜進食過量,應避免一次過進食多於10粒栗子。

他推介要秋冬進補,可以粟子20粒(已剝殼)、豬骨半斤、蜜棗3顆、生薑數片煲湯,將所有材料洗淨後,再加入1公升清水同煲兩小時,具有健脾、強筋骨及補肝腎之效。現時天氣轉涼,血氣較差者易有痛症出現,便可以此湯水調理脾胃、保腎及強化筋骨,惟胃部容易飽滯者,不宜飲用此湯過量,也避免進食太多湯料內的粟子。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