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坑一幢有逾80年歷史的戰前建築,2011年被列入三級歷史建築物,惟近日有街坊發現,該建築物租予一間本地護膚品牌公司後,地下及頂層部份外牆漆上鮮艷粉紅色,與本身的古樸風格有極大反差。網民炮轟新租客未有重視保育,承租該物業的Carrie Carries則反駁,外牆上色始於上手租客,對選色引起街坊震驚感抱歉。
記者:伍雅謙、梁佩珊
建於1930年代的大坑第二巷4號,是銅鑼灣一帶僅餘的歷史建築物之一,屬本港少數私人保育建築。2010年由周勝記置業有限公司以2,300萬元購入,曾租予咖啡店Unar Coffee Company 4年,咖啡店負責人曾指裝修以保留原貌為主,去年不敵加租無奈撤離。今年8月,周氏再以月租10萬元租予本地護膚品牌Carrie Carries。
店主:顏色好主觀
前日「灣仔好日誌」在fb發帖,指有市民發現該物業地舖及頂層外牆被漆上了粉紅色,大感震驚,有網民更形容是「臨老被迫入花叢」,也有網民稱沒有問題,但品味太差,令外牆顏色與古舊建築格格不入。
Carrie Carries老闆郭嘉頤回應指,已按業主要求保留建築物的原有部份,包括樓梯、木欄、木門及水磨石地板,地舖及閣樓是經業主同意可髹油,位置與上手租客相同,一樓以上外牆則基於保育理由不會更改顏色。她指,一樓以上的水磨石地台在接收舖位時已遭破壞,特地聘來清潔公司代上手還原,又採用成本較高、不損原有地台的韓國膠地板。
對於被網民批評將外牆漆成粉紅色,她認為顏色喜好十分主觀,對感到震驚的街坊表示歉意,指店舖上周才完成裝修,連訂做家具共花費180萬元,將於本月23日營業。
港大建築學院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指,大坑在19世紀已有人聚居,現時保留的高質素唐樓並不多,但除非屬法定古蹟,否則私人產業難以阻止改建。
李浩然稱上址外牆是用30年代流行於香港、澳門及上海等地的「上海批盪」,從上面清除油漆恢復原貌,技術上雖能做到,但費用較高及費時,業主或租客大多選擇塗上另一層油漆便算,「越搞越難還原」。
他在看過建築物最新照片時不禁說,「嘩,乜咁鮮艷」,但指其實上手租客也在外牆漆油,因是黑色才不為人注目,「佢衰鮮艷,惹起人注意」。
【街坊心聲】
陳先生
「冇咗古色古香設計,做自己style冇問題但怪怪哋。」
蕭先生
「女性嚟講可能幾靚,但我覺得失真,係有啲破壞。」
張先生
「九唔搭八,冇咗原有設計,好核突,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