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窮困落後的地方,燒傷的病案越多。小孩子在露天廚房玩耍追逐,撞倒燃燒正旺的柴灶,或扯倒沸騰的開水,就是噩夢的開始。
最淺的灼傷是一級,只涉及表皮,皮膚發紅疼痛,一兩天就回復原狀,在海灘給太陽曬傷是也。二級燒傷較嚴重,傷及真皮,皮膚會呈現水泡,要兩三周才痊癒。三級燒傷破壞了皮膚全層,皮膚失去了再生的能力,要施植皮手術才能埋口,因為連痛覺神經都破壞了,三級燒傷的創面用針刺上去也沒有知覺。
要評估燒傷的嚴重性,除了皮膚受損的深度以外,更要考慮燒傷的面積。一隻手掌的面積,大約為全身皮膚的面積的百分之一。
燒傷的面積超過15%,就應轉介到燒傷中心治理。燒傷的死亡率和燒傷的面積成正比;若把燒傷的面積和患者的年齡加起來超過140,就算是最先進的燒傷中心也難以救活。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身體抵禦細菌入侵的最重要防線。
受損的皮膚發炎水腫,會流失大量液體,故此搶救大面積燒傷的病人要經靜脈輸入大量液體,否則患者會因脫水休克而陷入腎衰竭。跨過了這一關,就得面對細菌感染;受損的皮膚不能抗拒細菌,死皮更是細菌繁殖的溫床。此時,甚麼廣譜抗生素都無濟於事,只能靠一次又一次的換敷料硂清創和植皮,直到皮膚重新覆蓋着身體,才算度過危險期。
然後,就是艱辛漫長的整形整容過程。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