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菌作怪口腔囊腫可侵蝕顎骨

蛀牙菌作怪
口腔囊腫可侵蝕顎骨

【從齒解碼】
【本報訊】當口腔有蛀牙,細菌入侵牙髓會導致牙痛,以為忍過了劇痛階段,便毋須看牙醫?其實只是牙齒神經線已壞死,才沒有痛楚,但囊腫可能已悄悄形成,更侵蝕了牙腳及顎骨。有牙醫提醒,囊腫會令周邊牙齒壞死及破壞顎骨,需以手術取出,嚴重者更需拔掉受影響牙齒,故若有牙痛應及早求診及定期照X光,以免令初期口腔問題演變成囊腫。
記者:伍雅謙

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財務秘書周立強醫生指,囊腫侵略性較腫瘤為低,內裏大多為液體,最常見是牙根尖囊腫(Radicular cyst),佔囊腫患者逾五成。他指,牙根尖囊腫成因多為蛀牙、牙周病或牙齒遭撞傷後,細菌進入牙齒內部,感染牙髓組織,牙髓壞死後便會產生牙瘡,長時間發炎,牙瘡會脹大並吸收水份,便成為囊腫,過程可由數月至數年不等。

神經線壞死不覺痛

不少人牙痛寧吃止痛藥也不看牙醫。他稱,不少病人以為牙痛減輕便毋須理會,但其實細菌可能已侵蝕至牙髓,令神經線壞死,所以才不感痛楚,但患處仍然在發炎,需要杜牙根或補牙才能杜絕細菌。
周指出,臨床所見,診所每月最少有2至3宗牙根尖囊腫的個案,患者除有牙肉腫脹及含膿外,嚴重者囊腫更會侵蝕顎骨及周邊牙腳,令其他牙齒壞死,部份囊腫體積太大,也可能推開附近牙齒的牙腳,導致牙齒移位,但只要取走囊腫,牙腳便會自動「歸位」。
周指出,若懷疑病人患有口腔囊腫,牙醫一般會先為病人照X光、電腦掃描及抽取組織化驗,以確定症狀。若最後確診為囊腫,症狀較輕者,譬如囊腫只涉及1至2顆牙齒,杜牙根後便可做手術,將囊腫從牙肉內取出。

牙根尖囊腫可藉手術取走,患處會自行癒合。周立強醫生提供圖片

傷口大或須補骨粉

一般局部麻醉手術需時約1小時,也能保留受影響牙齒而毋須拔除;但假若症狀嚴重,譬如牙齒已裂開,又或囊腫太大,接近上顎、鼻竇位或下顎三叉神經線,便可能要接受全身麻醉手術,曾有病人同時間有3個囊腫,便需做約兩小時手術。
周稱,曾有一名30歲男病人,在6、7歲時撞傷門牙,當時已接受杜牙根及牙套治療,但近一、兩年發現右邊門牙經常腫脹,「有時會消失、有時會腫番」,但毫無痛楚。
該病人因害怕看牙醫而延遲求診,只服食消炎藥減輕腫脹情況,直到確診為牙根尖囊腫時,囊腫體質已達2至3厘米,影響3顆牙齒的牙腳,並因涉及範圍太大,取出囊腫後需以骨粉填補被侵蝕的位置,病人在接受約1.5小時手術後,現已痊癒。
除蛀牙有可能演變成囊腫外,曾撞傷牙齒及杜牙根者,也有機會出現囊腫,他建議市民定期洗牙時,可順道為口腔照X光,以確定牙齒健康。
(從齒解碼系列5之3)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