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Page One因不敵艱難環境,終被時代淘汰,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對其停業深感惋惜,指Page One於90年代曾盛極一時,擁有大批中產及嗜愛美術設計的客人,無奈近年在高租金及智能手機普及夾擊下,最終走入歷史。
「少一間書店,少一個渠道去貨,尤其係國際性、有質素嘅書店,更加凸顯出版業、書業面對嘅困難」。彭志銘斷言除了中資背景的大型書店外,在港開書店必定死路一條。
智能手機改閱讀習慣
他稱,Page One於90年代風光一時,有兩大煞食的顧客群,一是讀設計及從事設計人士,一是比較有文化的中產人士,其後隨着內地改革開放深化,本港成為內地客購買國際書籍中心,也增加一批內地顧客。
彭分析,Page One最終難逃停業厄運,有4大死因,包括本港購書顧客遽減,特別是英文書;而本港租金昂貴,打殘各行各業;其次是Page One主攻藝術畫冊,來貨昂貴,但隨着互聯網發達,大師作品在網上幾乎「零成本」可以瀏覽,令畫冊滯銷。
另外,智能手機近年普及,導致資訊氾濫,閱讀習慣改變,令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折斷。
最近曾行過Page One的彭志銘,已嗅到其死亡氣息:「心裏有數,又一城分店已經賣緊舊貨,佢唔找數,就冇新書,冇新貨就冇客源,已經知佢冇運行。」
■記者梁瑞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