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的變與不變(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特朗普總統的變與不變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反對特朗普的抗議也許會繼續一段時間,甚至到他1月就任總統時仍未平息,但他將出任美國總統已是既成事實,未來四年美國以至全球政經秩序都不免受他個人及身邊的親信左右。
那Trump的Presidency是哪個模樣?他會是列根般的被低估卻幹出一番事業?又或係小布殊那樣高開低走,把美國拖進泥沼?又或特朗普會像美國liberal陣營所說那樣為美國或全球帶來災難性後果?他當選才不過十天,當然不可能有結論,但可以從幾方面的因素看「特朗普總統」的未來走向。
從經濟上看,短期而言特朗普不會令美國經濟轉壞,並可能因共和黨全面控制政府而令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包括債務違約風險降低,成功推出大幅減稅、大型基建計劃等刺激經濟措施,協助經濟保持甚至加快增長。

或再激化種族矛盾

《華爾街日報》選前的社論說得明白。若特朗普當選,意味給國會共和黨人得到blank cheque,讓他們可以推動一直以來期待的萬億元減稅計劃。特朗普當選後,眾議院議長瑞安已表明將會盡快行動,協助落實共和黨的經濟政綱:那就是減稅、減稅、減稅,並會投資改善基建。現在,共和黨全面掌權,大可自行放水,透過減稅、搞基建(也許集中選擇部份支持特朗普的州分推動),為經濟帶來短期增長動力,通脹壓力可能因此重臨。近幾天美國債息持續上升,三十年國債升破三厘水平,反映的正是這樣的期望。
內政方面,特朗普當選後擺出稍為和解的姿態,少了殺氣騰騰及侮辱少數民族或反對者的言論,但仍強調會落實遣返有犯罪紀錄非法移民政策,邊境圍牆也不會放棄。在族群矛盾嚴重、社會撕裂前所未見之下,這樣的政策帶來的將是更大的內部紛爭。不過,最大隱憂還在於特朗普任命白人至上主義旗號Stephen Bannon為白宮高級顧問,變相擔任他的大腦,在幕後推動白宮的工作。Bannon過往在網媒言論惹火,對少數族裔,不同宗教背景人士相當敵視,跟白人至上的三K黨路線相距不遠。特朗普把他放在白宮的重要策略位置除了答謝他助選有功,也顯示特朗普在移民、少數族裔問題上態度沒有放軟,有可能在未來令種族矛盾進一步激化,引發更多城市騷亂。
外交及國際上特朗普的走向比較難捉摸。選前他的「親俄」言論究竟是要擺出跟「建制精英」不一樣的姿態還是真心的想法尚在兩可之間。最重要的是他對外交問題不了解,身邊親信也沒有清晰立場,跟當年小布殊強大的neo-conservatism「新保守主義」班底不同。
不過,共和黨本身跟軍事工業體系關係密切,美國肯定要保持強大的軍力,甚至有必要在國際上找些對頭人以「合理化」龐大軍事開支。換言之,特朗普不大可能全面退出全球衝突熱點,問題是他選些甚麼地方,定性那些是敵人而已。小布殊把伊朗、北韓、伊拉克定為「新邪惡軸心」,特朗普照辦煮碗也定出幾個對頭人是大有可能的事。
選舉跟執政不一樣,過往再桀敖不馴的人一旦掌權也會回歸。不過,特朗普的反主流、反建制的程度比過去任何總統都厲害,美國內政外交未來四年肯定不可能business as usual。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