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血庫供內地人用 紅會澄清

網傳血庫供內地人用 紅會澄清

【本報訊】一篇題為《(爆料)喺捐血站做咗一年,終於明白點解近兩年紅十字會頻密發出捐血呼籲,睇完後你唔會再想捐血》的文章,最近在網上熱傳,以血液會提供給私家醫院的內地病人為理據,解釋近年血庫長期供不應求。紅十字會昨日回應,表示絕大部份血液都是供給公院。
有關帖文提及近年的捐血呼籲增加,並非因捐血人數減少,而是因多了內地富豪來港做手術及產子,令本港唯一血庫、即紅十字會的血液存量不足。事件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及分享,有網友聲稱「唔會再捐血」,要求訂明港人優先使用血庫;也有網友冀發文者提供證據、認為「救人要分國籍嘅話係好可悲嘅一件事」。

近日網上文章瘋傳紅十字會供血給私家醫院的內地病人(上圖),令近年本地血液存量供不應求。互聯網

轉334學制少中學生捐血

外科專科醫生丘章新表示,臨床上需要輸血的情況,主要為腸胃急性出血,包括胃潰瘍、腸癌引起,導致突然嘔血送院;或孕婦分娩期間大量出血,需要輸血保命。惟當局早有政策阻止雙非人士來港產子,故現時產後要輸血的病人多為港人,「內地人一旦係內地有急性出血情況,出咁多血,都落唔到嚟醫啦」,丘強調臨床上未見內地人輸血需求增加。
紅十字會回覆稱,並沒有把本港收集的血液運到本港以外地區,所有血液均是供給在本港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不分國籍及身份。該中心是本港唯一向所有公立和私家醫院提供血液的機構,而公院佔全港約九成的醫療服務,故中心所收集到的絕大部份血液是供應給公院。
近年捐血呼籲增加,主要因本港人口老化,要接受輸血治療的長者數目較以往增加。過去5年,中心在血液供應量平均每年增長約2%,惟年輕人參與捐血的人數卻不斷下降,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自334新學制推行後,參與捐血的中學生數目減少。加上不穩定的天氣,包括10月份的颱風及暴雨,也影響捐血人數。現時,中心每天捐血目標為1,100人,才能滿足全港醫院的血液需求。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