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網絡政治攻防戰(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兩場網絡政治攻防戰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美國總統選舉中特朗普不斷被主流媒體狙擊,但出乎意料地逆轉勝。事後孔明地說,主流媒體立場脫離現實傾向民主黨;民主黨及美國左派,亦由於佔據了輿論道德高地,非共和黨選民不敢在選前民調中如實反映意向,令預測失準。主流媒體在失誤的民意數據影響下,變本加厲地向特朗普開火,令民調結果也更偏離現實。
1993年《紐約客》刊登了題為《互聯網上,沒有人知你是一隻狗》(On the internet, no one knows you’re a dog)的漫畫。當然,如何解讀見仁見智。最普遍的理解,就是指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電腦屏幕後的真正身份;但偏鋒一點,也可以解讀成:「當身份被隱藏之後,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更加原始野蠻,不可理喻。」
美國大選過後,有不少分析指特朗普的選舉工程有效使用社交媒體作宣傳,極有策略地繞過主流媒體的封鎖,成功將政治訊息傳遞給選民。作為旁觀者,我可以肯定說,主流輿論對非民主黨支持者,的確有某種寒蟬效應,至於所謂的「以網絡包圍媒體策略」,則有可圈可點之處。
科網界享負盛名的《Wired》雜誌和《MIT Technology Review》發表評論,指今場選戰當中,估計高達兩成與選舉相關的社交媒體內容,由電腦程式自動發送。內容由文膽擬定,但是內容的方向和針對的目標群眾,卻是依賴大數據分析歸納而成。比起對上兩次總統大選奧巴馬的網絡策略,今日的技術水平明顯不可同日而語。

保守聲音獲新受眾關注

當然,令傳統媒體感到更無奈和不安的事實,是在這場戰役中,網絡宣傳部能以一敵千萬地將舊文化精英壓倒下去,彷彿是宣告了舊媒體的終結。所以也難怪在選舉過後,主流媒體和知識分子也開始向網絡民意有所反思。
美國大選既成定局,太平洋彼岸的香港,網絡攻防戰也打得如火如荼。話說自立會宣誓事件後,網絡輿論開始醞釀極不尋常的現象。我以自家開發的監測系統,歸納分析facebook上對香港最具影響力的500個專頁,發現本來甚為冷清,立場上傾向保守的專頁,自立會宣誓事件,貼文比平常多了許多讚和留言。粗略估計,這些平台與追隨者的互動,比以往高出了三至十倍不等。
以我僅有的資訊,歸納出不尋常現象背後有四個可能性:一、游蕙禎梁頌恆的確觸犯了不可逾越的政治禁區,令本來沉默的一群也躁動起來。二、這些立場保守的專頁,在臨近政治大事件的日子,出動了洪荒之力推波助瀾。三,以上皆是。四,以上皆非。
撇除第四項,我相信最有可能是第三項;也就是說游、梁固然犯禁,但同時有人在背後加了一把勁。初步分析,有關立會宣誓的貼文,發酵和擴展的路徑有極多類近之處;但隨着事件發展,相關貼文可觸及之處有蔓延之勢。或者可以在這一刻可以大膽地下個簡單的結論:立會宣誓事件,讓相對保守的聲音來源,獲得了不少新受眾的關注。
過去要在香港的網絡生態圈爭取這群人的關注,難之又難。反之,傾向進步和激進的,卻無論在傳統媒體抑或是網上,一直佔有優勢。雖說現在的狀況絕對可以在未來幾個月出現變化,但是至目前為止,這場攻防戰最大得益者,肯定是政治上傾向保守的一方。客觀上,香港網絡政治輿論,兩邊陣營的勢力正在拉近中,相信在可見將來對現實中的政治也有一定的影響。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