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教你答名校面試題 - 馮睎乾

錢鍾書教你答名校面試題 - 馮睎乾

朋友傳來一篇報導,提及名校面試會問小六生:蝦煮熟後為何變紅?友人問我該怎樣回答,但她要的不是什麼標準答案,比如「蝦殼蛋白質受熱變化,釋放蝦紅素」之類的東西,她想問的其實是:「唔識應該點答?」真是問到點子上了。我立即想起錢鍾書先生。
三十年前,宋淇有一冊吳興華親筆繕寫的詩集,首頁抄了一首署名舒位的詩,沒有詩題,他不肯定是否舒位的詩,亦不清楚是哪首詩,於是到中大圖書館查看舒位的《瓶水齋詩集》。圖書館視之為善本,不准外借,宋先生只好當場翻閱,但找不到那首詩。他唯有寫信向錢鍾書請教,盼他確認一下是誰人所作。錢先生回覆:「所示詩不知出何人手,寒家一無藏籍,惟不得《瓶水齋集》檢之;港大有此書,目為罕籍,而珍秘不許檢閱,Les extrêmes se touchent!此集即原刊亦不足為善本,大有尋常小家女被選列三千粉黛之概。王右丞詩所謂『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可以移詠矣。」按「Les extrêmes se touchent」是法文諺語,意思是「極端事物總有共通點」,暗諷那部價值不高的書,偏獲得最高待遇。
錢先生這段話,法諺、唐詩、比喻三管齊下,其實都答非所問。他唯一相關的回應是「所示詩不知出何人手」,完。但他答得雄辯滔滔,巧譬善喻,幾乎令你忘了他原來是不懂的!假如錢鍾書今日參加中學面試,又會怎樣回答「蝦煮熟後為何變紅」呢?也許他會托一托眼鏡答:「我從來唔入廚房架喎,孟子講過:『君子遠庖廚也。』」然後便莫測高深地一笑:「校長,蝦煮熟咗點解變紅色,根本唔重要,我哋應該問,點解香港變紅之後會一鑊熟呢?」
其實學不到錢先生沒所謂,但切記不要學梁振英──知唔知咩係洗版?「知!」係咩?「……」──答自己懂得的問題,需要知識;答不懂的問題,就需要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