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再有大閘蟹驗出二噁英含量超標。食物安全中心發現,於上環永樂街成隆行抽取的一個大閘蟹樣本,二噁英含量超標約5.6倍。成隆行聲稱該樣本來自湖北省仙桃市的養殖場,但食安中心根據二噁英同系物組合圖譜,指該樣本極有可能來自早前驗出大閘蟹二噁英含量超標的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中心不排除有人調包或使用虛假文件。
記者:陳沛冰
食安中心本月1日公佈,兩個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及吳江萬頃的大閘蟹樣本,二噁英含量超標,即時暫停該兩間養殖場的大閘蟹進口,及要求本港商戶回收及停售。中心其後再抽取12個大閘蟹樣本,結果發現,11月3日於成隆行抽取的一個樣本,驗出二噁英總含量為42.7皮克,超標約5.6倍。
食物安全專員譚麗芬昨表示,成隆行報稱該樣本來自湖北省仙桃市茂盛水產品有限公司,但根據二噁英同系物組合圖譜,該樣本的圖譜與其餘3個仙桃市茂盛水產品的大閘蟹樣本極不接近,但與早前的江蘇太湖水產的超標樣本極相似,故成隆行的樣本很可能屬於江蘇太湖水產。
調查是否用虛假文件
譚麗芬表示,該中心於成隆行抽樣時,正要求商戶回收有問題大閘蟹,但成隆行指所有大閘蟹已售出,回收不到大閘蟹。食安中心認為,事件中可能有人調包,也可能涉及有人使用虛假文件,會調查是有人故意或無心之失。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出賣不宜供人食用食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根據《食物安全條例》(第612章),公職人員調查時商戶明知故犯提供失實文件,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萬元及監禁3個月。至今商戶已回收1,000公斤大閘蟹,全國內地自本月6日已沒大閘蟹出口來港,但不排除仍有店舖出售存貨,毋須暫停仙桃市大閘蟹進口。
據悉,因成隆行曾向傳媒指,大閘蟹來自東太湖自家養殖場,只由江蘇太湖水產代辦報關,當食安中心禁止江蘇太湖水產大閘蟹進口後,便改由湖北省仙桃市茂盛水產品代辦報關。食安中心正循此方向追查成隆行大閘蟹樣本與產地不符原因,會與內地當局聯絡。該中心也會調查是否有人將須停售的大閘蟹繼續出售。
成隆行董事李志清表示,食安中心抽樣當日已轉為出售仙桃的大閘蟹,並出示最新的大閘蟹商檢證,但不排除魚缸仍混入早前進口的另一批大閘蟹。她不接受食安中心指該店調包,「技術問題或時間程序問題,混入之前嘅貨,可以接受」。對於是否沒將涉事大閘蟹下架而繼續出售,她指直至本月3日沒接獲食安通知要將大閘蟹下架。
本報記者致電仙桃市茂盛水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武思平表示,沒有為成隆行辦理過出口手續,該公司辦理的批文都是出口仙桃的大閘蟹,但現時全國不能出口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