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我遇到一位業餘書商,他專精在舊書攤淘寶,每個週末在巴黎、萊比錫、倫敦的書市找舊版中文書,然後轉手給北京和上海的拍賣行,拿一筆小小的佣金。
他其實並不懂得多少中文,更談不上精通善本鑑定。但他的生意一直很好,「因為我瞭解中國人想要什麼」。見我不信。他從書房搬來厚厚一本18世紀末倫敦出版的世界地圖集。書攤開來佔滿整個茶几,每個國家都會附上扼要的介紹,附錄是當時地圖家畫的各大洲及國家地圖。他翻到中華帝國那一頁,指給我海洋上的一點,遞過放大鏡:「這本書只有在中國才能賣到高價,就在於這一點,那裏是釣魚島的韓語拼音。」他已經找了好幾本這樣的地圖賣,每次都把這頁掃描放大,特別建議拍賣行如此這般在預展和圖錄上宣傳。
他確實懂得如何挑逗中國人的心。2014年習近平訪德,默克爾吩咐相關工作人員在柏林選購外交禮物,最後在一家販賣古書和圖錄的書店找到18世紀早期德國地理學家繪製的中國地圖。但晚些時候,美國媒體發現新華社發佈的新聞中,德國人的老地圖被換成一張更晚製作的地圖,大家推測原因是德國地圖中西藏、內蒙等地都沒算做中國疆域,觸動了某根神經。
「我跑了幾家賣舊地圖的書店打聽,很快就找到德國地圖賣家,還從他手上買到同一版地圖另外三張。我把它們裱好,再把相關新聞印出來,寄去北京,說這就是貍貓換太子的原件。拍賣行不敢這麼明晃晃寫出來,但散播小道消息,果然人人都慕名而來,很快就成交。」
懂得中國人的心比懂得中國人的字重要,「賣的不是書,何須識字」──他得意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