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是兩兄弟。以賽車來說,香港可能是弟弟。上月,在中環舉行國際汽聯Formula E電動方程式,令香港終於起步,有自己的國際大賽車。本周末在澳門舉行的格蘭披治,不經不覺已經有62年歷史。1950年,首屆F1於英國銀石開戰。1954年,澳門舉行首屆格蘭披治賽車,1983年舉辦首屆F3,並由巴西已故車神冼拿排頭位兼贏冠軍。賽事今年更「升呢」為國際汽聯F3世界盃,一班F3小鮮肉車手當然備受矚目,看誰能升上F1。
由於升呢為世界盃,今年有多位前冠軍回來爭取衞冕澳門F3。過去五年共奪四屆冠軍、三位都已經25歲的「機師」1號羅辛基斯(2014-15年)、「達哥」29號達哥斯達(2012)和9號真卡迪拿(2011)將同場較技。今時今日,「機師」與「達哥」同為德國房車賽與Formula E車手,並於早前來港比賽。爭取澳門F3史上首位三年霸的「機師」,更於剛過去的周末,在Formula E摩洛哥街道賽首次排頭位兼奪得季軍,跑街確有一手。25歲?說好了的小鮮肉呢!?好,那就看看「真·小鮮肉」。今年,終於有第一位「千禧後」參賽!媽呀!我唔認老都唔得!最年輕的參賽車手是2000年出世、只有16歲的德國車手碧曼(23號)現為Red Bull青年軍。18歲的巴西車手卡馬拉(27號)去年首戰澳門即打破F3場地紀錄,今年將與同齡同鄉小小畢奇(22號)再戰澳門。小小畢奇的哥哥是首屆電動方程式總冠軍,爸爸是三屆F1冠軍。最後一位,又是18歲、來自英國的「跑街達人」羅素(8號)。這位應屆歐洲F3總季軍,在法國站三場跑街的比賽都位列前四,值得留意。
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