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為病人作心電圖便診斷心臟毛病及處方心臟藥,反令病人心律失常加劇,有心臟科醫生認為不靠儀器診斷心律不正病徵的醫生,「同行嚟講唔係幾接受到」,而且此藥的處方劑量「只能減不能加」,否則會出現皮膚變泥藍色、肺部纖維化等副作用,難以痊癒,直斥今次事件荒謬。
醫委會促規管保健中心
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表示,胺腆酮能有效調節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但必須先分析心電圖以至身體各器官狀況。心跳如果低於每分鐘50下,理論上不宜服用此藥,否則會令心跳「慢上加慢」,心臟機能進一步失調,故處方藥物後,需每3至4個月為病人覆診,同時降低劑量,否則副作用會加劇。
據了解,此藥以往只會售予心臟科醫生,但由於此藥已有超過30年歷史,市面上也早有副作用較低的新藥代替,故藥廠近年放寬了監管銷售對象的尺度,把藥物售予普通科醫生。
醫委會主席劉允怡又指出,今次案件顯示保健中心、醫療中心一類的私營機構質素參差、難以規管,希望政府即將公佈的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草案會就此着墨。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