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次次去旅行前先嚟病?一個籌備已久、勞心勞力的旅程,卻因出門前突然頭暈身㷫,令外遊大計被打亂,情況與有些學生每逢考試便肚痛,或有上班族每逢返新工就肚屙相似。精神科醫生指出,「旅行前就病」或與焦慮情緒有關,未必是「詐病」,因為部份人遇到壓力時會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及壓力荷爾蒙,令身體產生心跳加速、手震、氣喘、尿頻或肚屙等不適,需要服用鎮靜劑平伏焦慮情緒。
記者:陳沛冰
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表示,去旅行、考試、見工、返新工,甚至換新老闆都會令人壓力增加,導致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好多人一有壓力就會周身唔舒服,睇咗好多醫生都唔好番,甚至做好多檢查都解釋唔到點解有病徵」,又或有關症狀是每當某一件事情發生才出現,「好似次次去旅行先會有,但身體唔會識揀次次出門先病」,這便是可能與壓力有關的症狀。
歐陽國樑表示,去旅行也可令人焦慮,「老人家平時少出門,仲要佢搭飛機,症狀會好明顯,有啲人未必一定驚旅行會發生預計唔到嘅事,但就擔心途中唔舒服無醫生睇,已經可以好驚」。他指,曾有病人一直工作都無問題,但換了新老細因為覺得好焦慮便生病」,他說香港人本身已「拉得好行」,再加多少少壓力已經可以病發。
焦慮可引致肚痛、肚屙、胃痛、心跳加速、手震等症狀,甚至「周身都有問題,但又可以行得走得,食得飯又唔使入醫院」。歐陽國樑稱,診斷是因焦慮或壓力引致身體問題可服用鎮靜劑,如每次旅行才出現焦慮症狀,可於旅行前或旅行期間有需要時服用,長遠要從思想行為入手,學習克服恐懼。但有病人日常生活也有焦慮症狀,「好多人平時都好焦慮,平時都有症狀但忍得住,去旅行先出現症狀」,或需同時服用抗抑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