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坊間熱賣兔公仔掛飾,滑不溜手的毛毛極可能來自真正兔毛。《蘋果》從街邊檔購來又稱「裝死兔」的公仔,雖然有店員稱是假兔毛,但經專家初步測試後估計為真兔毛。動物組織指大部份兔子養殖場環境惡劣,兔子生而為囚最後經歷痛苦的剝毛過程死亡,希望消費者勿再購買用真兔毛甚至其他動物毛製成的產品。皮草業代表強調本地95%毛皮來自歐美農場,備受歐盟法規監管,沒有「血腥皮草」,又指內地兔子養殖場也有規管,不會以活剝毛的方式取毛。
記者:袁楚雙
兔吊飾最初由丹麥哥本哈根皮草公司推出,以真兔毛製造,之後台灣藝人蔡依林也佩戴,在亞洲更熱賣,並多了一個外號叫「裝死兔」。記者在旺角花園街、銅鑼灣渣甸坊等均有多檔出售看似同款的兔公仔掛飾,價錢僅由40至150元不等,疑似翻版。
記者巡視銅鑼灣渣甸坊,有售賣「裝死兔」檔販言之鑿鑿指掛飾是真兔毛,較小一款售109元。記者問為何真毛如此便宜,她稱「咁細隻係呢個價錢」。她強調掛飾底層只是一塊膠而非真兔皮。另一檔同款公仔毛髮比粗糙,且甩毛較多,售價只是70元,檔販透露大部份兔仔掛飾都是內地製造,批發商明言是人造兔毛製作。
時裝設計師Phyllis指,要分辨皮毛真假,較準確是用火燒,仿兔毛等假毛實以聚脂纖維製成,經高溫燃燒會融合為膠粒;真毛則會被燒成炭。
本報先用聚酸甲酯(Acrylic,又稱亞加力膠)及聚酯纖維(Polyester)製的外套毛領,以及從兔子自然脫落的兔毛做測試,前者燒成膠粒黏在毛末端;後者成炭狀,用手輕抹會變粉末。記者在Phyllis協助下將兩隻「裝死兔」部份毛毛,以高溫燃燒,結果兩隻公仔的毛都與真兔毛一樣,變成炭狀及粉末,極可能是以真兔毛製造。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撫摸「裝死兔」的毛,以及同樣將兩隻「裝死兔」的毛作燃燒測試,亦得出相同結論,「(掛裝死兔)同拎住隻貓狗冇分別」。
內地養殖場活剝兔毛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去年底曾於內地皮草養殖場偷拍,片段可見工人取兔毛時會吊起活兔,剝皮過程中兔子仍然亂踢和抽搐。PETA Asia 2013年調查指,一隻兔每隔3個月要拔一次毛,忍受2至5年後會被割喉剝皮殘殺;而活剝兔毛,是因新長的毛會更長,而剝的毛品質也比剃剪好。發言人崔倩萍指,兔子被剝毛或剝皮前會遭電擊,以防工人被兔子掙扎所傷,然而活剝過程中部份兔子會痛醒尖叫。她直斥用一隻兔子的生命製成一隻假兔,非常殘忍及變態。
麥志豪批評,業界一直以香港皮毛來自較文明的農場作為開脫責任的藉口,十分無恥。香港毛皮業協會回應指兔毛公仔吊飾非皮草業的貿易範圍,但協會也反對虐待動物行為。不過,該會稱本地有95%毛皮來自歐美農場,備受歐盟法規監管,會遵守人道原則。協會又指內地兔子養殖場同樣有規管,不會活剝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