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蘋果》加$1 果迷繼續撐 - 李八方

隔牆有耳:
《蘋果》加$1 果迷繼續撐 - 李八方

噚日起,《蘋果》每份加價1蚊,現賣8蚊,到底呢1蚊有冇影響讀者購買慾?八方同事都有去直擊,有報販話首日銷情跌少少係正常,但更感動係唔少忠實果迷身體力行,真金白銀撐《蘋果》,相信為唔少同事帶嚟鼓舞。
喺中環擺檔嘅報販梁先生噚日朝早話,冇留意賣咗幾多份《蘋果》,但認為加價冇影響銷情,只有一兩個熟客唔買,「佢哋買咗(《蘋果》)好耐啦,可能為道氣啦。星期三佢哋實買番,因為要睇馬經」,佢仲話冇客人因為《蘋果》加價而轉買其他報紙,反而有預訂咗《蘋果》嘅客人自動補水。

《蘋果》噚日加價,中環報檔依然有粉絲捧場。
張志華攝

「有咁多嘢睇,值得啦」

另一中環報檔嘅黎先生同黎女士表示,《蘋果》銷量稍跌一兩成,但加價首日銷量跌係正常,相信兩三日後會回復正常,「一係就唔買嘅箒,就唔會睇第二份報紙。睇慣咗,加10蚊都會買」。
讀者李小姐噚日仍然捧場買《蘋果》,佢由《蘋果》誕生一直支持至今;雖然加價後都覺得貴,但每日都要睇新聞,「我先生睇開,我咪跟住睇囉」。
從事沖印工作嘅61歲王先生話睇咗《蘋果》六七年,認為加價合理,會繼續訂閱,「𠵱家乜都貴,而且銷量又唔係咁好,又好多免費日報,你唔加價,成本有啲困難囉」,佢仲話加1蚊已經係最低消費,「一份報紙有咁多嘢睇,值得啦」。佢唔會轉買其他報紙或上網睇,「習慣咗,同埋社論我都幾鍾意睇」。
從事會計嘅呂先生都做咗《蘋果》粉絲七、八年,同樣認為加價合理,「加1蚊,加通脹都要啦」,暫時唔會轉睇其他報紙,「馬經、體育睇開㗎嘛,啱睇」。八方聽到呢度,都覺得好滾動。

讀者王先生覺得加1蚊已係最低消費,會繼續訂閱《蘋果》。

李八方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