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香港輻地】香港背景輻射高過東京一倍?原來花崗岩作怪!

【動畫●香港輻地】香港背景輻射高過東京一倍?原來花崗岩作怪!

香港醫護學會早前公佈了香港生態毒理學專家劉美明博士的環球輻射研究,指世界平均標準為每小時0.25微西弗(μSv),但香港環境的輻射量普遍都高於這數目,約每小時0.27至0.31微西弗,比曾受核事故影響的東京(約每小時0.1微西弗),多出一倍。如此差別,背後竟然是花崗岩作怪。

不少人聽到輻射都很害怕,生態毒理學專家劉美明博士解釋,輻射其實是一種電磁波,由電波和磁波相互振動而成,頻率越高,能量越大。輻射無色無味,其實充斥在日常生活裏,電視機、雷達、手機、微波爐甚至我們看到的光,都會發出較低頻率的電磁波,對人體傷害較少;過高頻率的電磁波如伽瑪射線、X光線(通常頻率超過10×16 Hz以上),因能破壞細胞的功能及代謝,對人體傷害比較大。一般而言,只有在短時間內大量接觸輻射才有死亡風險,例如切爾諾貝爾和福島核電廠大型洩漏。

既然輻射隨處可見,同樣是大城市,東京又相對近福島,為何香港輻射量高於東京?劉博士解釋:「香港是『輻地』,不過是輻射的輻,花崗岩裏有鈾(Uranium),鈾是核武原料,並會釋出氡氣。氡氣是一種放射性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後,會衍生出各類放射性致癌物如鉛、釙、水銀等等,但由於它們屬於微粒,尺寸太細小,所以不能呼出體外,一直殘留於人體內。」翻查美國United Nuclear網站的報告,在美國,氡氣是繼吸煙後,讓人引致肺癌的第二大主因。而根據香港教育城的《香港的花崗岩和火山岩》報告,花崗岩佔香港面積三分一,亦是常用建築材料之一,所以建築用料在室內釋放氡氣,人一樣時刻吸收致癌物質,讓香港成為「輻地」。

輕鬆食蘋果 中和輻射
腫瘤科醫生和整合醫學提倡者楊友華醫生指,長期接觸輻射對人體始終有害,建議減少用電磁波和電流高的家電如微波爐、電視機和風筒,亦應避免用手機過長時間,例如煲電話粥會令電話發熱,越高溫對腦部損害越大。另外:「輻射影響是令身體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對人體是有害的。新鮮蔬果含大量植化素,其實可中和和處理身體的自由基,所以我經常建議病人『一日一蘋果』。」楊醫生還指出,密封環境空氣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建議要打開窗,令室內外空氣對流,產生稀釋輻射的作用,亦不妨於室內放大棵一點或多葉的植物,有助空氣清新。不過最重要的,其實是放鬆心情,劉博士指出:「雖然每人體質不同,但都有自我修復能力,假如經常承受工作壓力,睡眠不足,免疫力就會降低,較易受到輻射影響,保持心境開朗最重要。」所以都是這一句──香港人,放鬆點吧!

參考資料:
香港教育城<香港的花崗岩和火山岩>  http://bit.ly/2fCHNpJ
United Nuclear Scientific. Radon Gas Detector. http://bit.ly/2fivXCO
查看世界各地即時輻射量: http://bit.ly/1gCTWJ7

記者:鍾藹寧
攝影:徐振國

腫瘤科醫生和整合醫學提倡者楊友華醫生

生態毒理學專家劉美明博士

劉博士用儀器探測香港和東京的輻射量。

電磁波頻率不同的電器。 圖片來源:黃崇節博士©2015 Justin Wong,取自劉美明著《生命樹》

網站Safecast.org能隨時查看世界各地的即時輻射量,日本目前除福島範圍(粉紅色及紅色範圍),其餘大部份地方都處於安全水平(藍色)。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