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民在選前對特朗普政見調侃式歸納,居然和中國改革設計師鄧小平暗合,如:美國不強出頭等同韜光養晦、「社會主義大旗我們不扛,也扛不動」;美國不再輸出價值觀,等同不再輸出革命;美國首要經濟發展,等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美國制度不一定適合所有國家,等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等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看來特朗普堪稱鄧小平的俗家弟子。
大選結局讓傳統媒體和民調大跌眼鏡,撇開事後諸葛亮的諸種分析去把握世界大脈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左翼思潮的興起,以柏林牆倒塌為標誌的共產陣營崩潰(中國僅以淡化意識形態和趕搭經濟全球化快車而成為另類標本),二十一世紀歐美大行其道的「政治正確」,都可以驗證人類脈搏跳動是大致同步的。
如今世界的政治鐘擺又向另一端回盪,英國脫歐,歐洲多國右翼政團興起,「政治正確」旗手之一德國默克爾在聲望巔𥧌急劇滑落,她和希拉莉一樣凋謝已成定局。
中共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都更喜歡共和黨,尤其是共和黨右翼。他認定民主黨具有欺騙性,不如共和黨好打交道。事實正是尼克遜完成與中共破冰之旅;列根對中共的稱讚(共產黨有兩種,中共是好的共產黨)為歷屆總統之最;老布殊讓中共安然度過六四後的國際制裁。
反觀民主黨是人權外交首倡者和普世價值輸出者,近年的重返亞洲政策更令北京惱怒。無怪乎中共宣傳機器和被輿論引導的民眾都撐特朗普。
特朗普關於與中國經濟爭端和加徵45%關稅的競選言論,北京並不太擔心,近二十年來它已深諳資本和利益的遊戲,哪怕對美國大幅讓利,也是北京願意付出的代價。美國遏制力量的全球性後撤,北京在南海和亞太的擴張將更少掣肘。
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帶來的訊號,對天朝並非全是利好,既然天下脈象大致同步,那麼向內轉關注本土,正是台灣和香港所發生的民情流向,大中華意識在台灣已乏人問津,除了一蹶不振的國民黨和那個朝覲北京鼓吹「終極統一」的洪秀柱,還有幾個人去做中國夢?
香港本土派的強勁崛起,在雨傘運動時誰能預見到本土主義能凝聚和釋放出如此大的能量?人大釋法或可憑黨意志的高壩去堵截潮水,但川流不止,畢竟東流去。褫奪兩個或者更多的議員資格,填補空缺要採取鼓掌通過嗎?
「世世代代永不變色」的強國喜歡用社會撕裂來形容美國大選,倘是如此,美國每四年就撕裂一次,沒甚麼大不了。倒是人大釋法之後的連鎖震盪,香港的社會撕裂卻難以彌合,從短痛變成長痛,如何是了。莫不如趁特朗普韜光養晦無暇外顧,乾脆把香港收歸為直轄市?
孔捷生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