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售美資產後 或續回購股份

CFO:售美資產後 或續回購股份

【本報訊】滙控(005)季績核心資本比率大升,加上續有回購憧憬,股價一舉升穿60港元關口。季績後,財務董事(CFO)麥榮恩上周二在港會晤部分大行分析員,透露集團一直縮減美國滙豐及滙融在當地消費及按揭貸款(CML)組合,料至明年底可全部完成出售,而聯儲局理事會每年都會透過「全面資本分析覆檢」(CCAR),審訂銀行資本規劃是否足夠,若集團因出售美國資產回撥所得而形成過剩資本,「不會以特別股息派發予股東,而是合適情況下做股份回購」。
證券界認為,麥榮恩雖沒提及何時有另一次回購行動及規模,但其訊息意味出售美國資產帶動資金回籠滙控總部,並非只是一次過發生,而可能持續多次。他又指,若明年底集團與美國司法部,就延遞起訴協議(DPA)的5年期限能完滿解決,對當地資金續回撥至控股公司,有正面支持。
滙控若完成出售美國整體消費及按揭貸款組合,可減去風險加權資產(RWA)總值達220億元(美元.下同)。CCAR計劃是指當地銀行每年都會參與聯儲局理事會(FRB)的審訂,以檢閱本身資本規劃是否充足,可否將額外資金回流至境外控股公司。
2012年底,因反洗黑不力及涉嫌與恐怖主義政權有業務往來,滙控跟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支付19億元「押金」,換取5年假釋期及強化環球標準。不過今年來經常傳出當局要押後限期,或有國會議員要求推翻延遞協議。
另對於滙控在第三季精簡支出節省達13億元,麥榮恩解釋,當中三分之二與營運中心、資訊科技、客戶服務及收集中心等重組有關,小部份是裁員及終止租約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