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營銷,叫「低俗營銷」。低俗營銷搶到眼球,但令人睇到皺起眉頭。若果有型嘅精彩營銷叫「型銷」,那麼它的反義詞就是這篇文章介紹的「俗銷」。
俗銷不需要什麼複雜定義,講兩個例子,你便明白何謂俗銷。
2016年6月6日早上,北京地鐵內出現一幕我認為是近年所見的「俗銷之霸」。在朝早繁忙上班時段的車廂內,一排座位的幾位女乘客,突然行動一致地從手袋掏出避孕套,當成面膜敷在臉上,猶如幾條膠質七彩蚯蚓於顏面寄生,蔚為奇觀。列車內人人舉機拍照錄影,九秒九將這班「套女郎」放上網絡與朋友分享。有人忍不住上前關心這班敷着Condom的Madam,她們在保持Dom Dom沒有跌下的狀態下開口回應:「有什麼好拍的,沒見過面膜套嗎?」
該日下午有所謂的「面膜生產商」在微博認頭,解說這種面膜套有蘆薈精華和玻尿酸兩款潤滑液,是面膜級的選料,但外觀像安全套。明眼人當然知道這不是什麼面膜廣告,而是俗到毫巔的袋袋宣傳。這俗銷案例令我聯想到,曾經有位做衛生巾品牌的男性Marketer跟我說,公司的衛生巾試版多到觸手可及,有時面油過盛時,會用M巾抹抹,貪其吸力特強。我不知道這位Marketer是向我講笑,還是想硬銷自家產品的質素,但若果有日地鐵內有班人突然一字排開用M巾抹面油,我會馬上鎖定該男Marketer為那條屎橋的幕後玩家。
另一俗銷例子,同樣發生在國內地鐵內。2014年某天的上海地鐵二號線列車中,兩名女子在眾目睽睽下除起衫來,只脫剩內衣內褲,有人全程拍下放上社交媒體。當列車埋站一刻,有位身穿藍色制服的男士衝進車廂,為兩名脫女送上衣物並簽收,之後她們匆匆穿上新衫走人。
你估到這是什麼公司在賣廣告嗎?
藍色制服背脊的幾隻大字露了玄機:「泰笛洗滌 一個專門做洗滌的品牌」。
事後有網民找到一則招聘告示,寫明要聘用廿名脫衣模特兒,於地鐵「表演」,疑似與這次除衫快閃有關。這種低俗無極限的宣傳手法,在網上確能營造瘋傳效果,但卻是怒罵或恥笑居多。
俗銷的出現,源於營銷廣告決策者的品味出了問題。他們以為網絡洗版有話題性就是王道,卻聞不到爛橋瘋傳背後那陣令人厭惡的俗臭。俗銷很多例子都與色情有關,因為食色性也,人類尤其是男性對這類影像特別敏感,在宣傳上絕對能吸引注意。但Sex Appeal廣告也有高低手之分,高手處理不一定直接賣弄色情,而可以帶出一點性暗示的幽默。記得看過美國90年代大發(Daihatsu)汽車一個六座位麵包車的平面廣告,畫面上看到男司機載着五位美女乘客,配上一句廣告標語:「Picks up five times more women than a Lamborghini.」
對比一下低手之作。國內某應用程式品牌,請了一群只穿底衫褲的長腿姐姐在北京建外Soho廣場遊街,個個臀部印着大大個QR Code,旁邊寫着兩隻大字:
「用我」。
俗銷,不一定是直接安排露肉宣傳的「直接俗」,也可以是抽出一桶鹹水的抽水「間接俗」。
年前的大陸三里屯Uniqlo更衣室男女啪啪啪短片轟動國內網絡,「優衣庫」、「試衣間」一度成為微博搜尋熱詞。影片曝光後,有淘寶網店以該事件為主題,推出「三里屯試衣間主題短袖TEE make love in everywhere」,售賣片中色慾男女主角同款T恤及內衣褲,以為自己好in好跟到潮流,但最後賤賣亦乏人問津,下架收場。國內電商平台京東,於上年5月12日的「國際護士節」,推出「5.12甜心護士日」宣傳,促銷護士服情趣內衣,還用上性感女郎扮白衣天使賣廣告,被人狂轟對護士不敬,最後要公開道歉平息民憤。
公關歷史上曾有人說過:「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我認為大錯特錯。懶理是好是壞,有曝光便萬事足矣,根本是自挖墳墓。品牌要在短期提高知名度,用俗銷之類的手法固然可以搶到曝光機會,但卻對品牌形象產生嚴重傷害,長線得不償失。
早前FB Page「紅爆達人」的隊長「男臣BB」玩Live,寫明觀眾夠一定人數就直播自己飲尿食屎。網民瘋狂分享下吸引到超過60萬人觀看,但主角卻名目張膽走數,只是直播自己飲酒唱歌,再亂噏一通,引起網民鼓噪,群起而「嬲」之。
一些人希望度到驚世「爆」橋,以為想到無人做過的事,便好有創意,但沒想過該事沒人去做,並非人家想不出來,只是別人知道何謂廉恥,所以做不出來。要「爆」 ,在今天的網絡年代,說難不難,因為有些人不懂分辨「俗」與「爆」,最後變成「俗到爆」。
營銷與廣告從業員,在花生文化盛行的今天,最需要自我培養的要素,是品味。
(隔周日刊登)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uthor/index/166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