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畫面先決;冇片睇,吸引力自然遠及不上擁有精采片段者,體育新聞尤甚。電視傳媒的體育組人員,就每天都要為畫面操心。
獨家片段成商業趨勢
眾所周知,英超、西甲等關注度高的足球賽事,轉播費為天文數字;電視台以天價投得,當然就為了獨家播放,最好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如此一來,其他電視台就連新聞片段都無法使用。
要報道,又冇片,該當如何?一般做法,聯絡美術組同事,製作賽果圖表,又或者向外國通訊社購買相片,以圖片交代戰況。不過,無論圖表或照片,都僅屬沒辦法中的辦法──站在製作人的角度,兩者都屬「定格」畫面,不宜太長,故不少時候,即使如歐聯決賽般等多人關注的資訊,沒有片段可用的話,也就「焗住」只能水過鴨背了。
要豐富體育新聞環節,也總不成一味只有相片、圖表。既然主流足球賽事不少已被「買斷」,可用片段除了自家拍攝的,就惟有靠外電提供;同因版權問題,外電提供的,除了NBA、一級方程式或高爾夫球等以外,就可能是非頂級世界足球賽事。那時的概念,是最好有幾多寫幾多,務求盡量豐富內容。當然,NBA會較偏遠地區之足球賽吸引,但新聞頻道24小時播放,若每次都獨沽一味或見沉悶,為求製作好的新聞,或會因應需要輪流播出。
篇幅有限,想說的其實是:有冇片睇,箇中因由其實甚複雜,版權問題是為核心。是次港隊出戰東亞盃第二圈,就因轉播權被電視台購入,其他競爭對手便不可進場拍攝,此為世界足球的遊戲規則,也是商業決定。球迷如我,當然最好一開電視就有得睇,事實卻是,有冇片睇,背後往往有着不少原因。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