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大埔綠化地建豪宅 政府收樓梯不收屋 開荒村民無路行

搶大埔綠化地建豪宅 
政府收樓梯不收屋 開荒村民無路行

【本報訊】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是特首梁振英處理住屋問題的大方針。拆村建豪宅已非新鮮事,位於大埔滘樟樹灘鄉的乾坑村亦是當中的開刀對象。梁振英兩次於《施政報告》提出改劃綠化地帶建屋,乾坑村屬其中改劃為低密度私人住宅的綠化地。乾坑內約15戶已居住半世紀的村民,更在未得到正式通知下,發現家園已被列入最新的賣地計劃,當中一戶只被徵收前園及樓梯,或因而以後無法出入住所。
記者:梁佩珊

黃伯的前園及樓梯被政府納入徵收範圍,擔心日後無法出入住所。王子俊攝

非原居民村落陸續成為政府發展大計下的犧牲品,繼菜園村及古洞被強拆後,乾坑村亦因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丙類)用地需遷離。乾坑改劃的面積約為2.54公頃,其中可出售的政府用地面積約為1.12公頃,可建離水平基準120米高的建築物,即低密度私人住宅,預計只提供約150個住宅單位,而賣地範圍亦避開所有私人土地。乾坑附近同類住宅(丙類)鹿茵山莊每呎樓價高達1.3萬元。有關改劃只在城規會接受為期兩個月的公眾申述,及兩次於區議會向議員徵詢意見。

3戶須於月內遷出

半世紀前,乾坑是沒有路的荒山,由約10名村民修路建屋,大多居於寮屋數十載。去年乾坑的改劃用地計劃通過後,地政總署同年起到乾坑登記及於村內張貼通告,村民始知家園將被出售,3㻇須於12月前遷出,其餘則須明年下半年遷出。
大部份村民都被徵收住所的所有土地,黃伯卻只被徵收前園及樓梯,但村民都堅決不遷不拆。73歲的黃伯的前園種滿果樹,他不滿地政總署的處理手法,「淨拆樓梯,咁我行邊?梗係唔走啦,點解無端端走,成個山村,係我哋開發,樓梯係推土機推咗好耐先一級級,樓梯都唔(留)畀(我),攞咗樓梯我搭直升機上嚟?」黃伯表示,地署去年底才首次到乾坑村就改劃賣地為村民登記,但地署「乜都冇講,又冇發信,淨係口講,貼(通告)喺度」。
地政總署回覆稱,黃伯住所的清拆行動是配合賣地計劃而進行,有關計劃出售的土地範圍現階段仍在草擬中,當所涉範圍有決定後,大埔地政處會視乎實際情況作出適當安排。

政府無提賠償方案

村民上月已開始組織自救隊。年屆六旬的許氏夫婦在村內種花餬口,「住咗幾十年,住咗幾代人,就算分屋,我根本唔想搬,如果攞咗個呢個地方,係冇得再種花,我生活上都唔知做乜好」。許太不滿政府收地只為賣地予地產商,「佢唔係起屋邨,係起低密度豪宅,係咪喺窮人飯碗攞去畀有錢人呢?」村民彭先生亦不滿政府未曾主動向他們解釋賠償或安置方案,「只話收地、清拆,冇話應承賠償,點安置你,完全冇講過」。他說堅拒遷出,「梗係唔願意啦!住咗幾十年,心血擺晒喺度」。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認為乾坑仍有人居住,不能忽略社區價值,但政府只會視反對聲音為個人聲音,從不重視個人聲音,「價值唔只係生態價值或者每呎地價,更重要係人,係村民間嘅社區網絡」。

許氏夫婦斥政府收地只為益地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