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心戰:Furby公仔的承諾 - 何安達

達觀心戰:Furby公仔的承諾 - 何安達

最近歐盟的Toytesters.tv組織了一項專為12歲以下小朋友而設的投票活動,選出廿種他們最希望收到的聖誕玩具。結果冠軍是讓小朋友自行創作電視遊戲角色的Skylanders Imaginators。其他上榜的不乏大富翁、泥膠套裝、城堡模型、海綿子彈槍及機械人等經典玩具。
特別吸引我的是排名第七,一身可愛造型的公仔Furby Connect,它懂得作出150種情緒反應,又可以配合應用程式與小朋友互動。我之所以對Furby情有獨鍾,是因為它在大眾心理學研究領域中,扮演過一個有趣角色。
15年前,美國行為心理學權威Robert Cialdini在他所寫的《影響力》中,提到他受Furby經銷商愚弄的經歷。他把影響別人的心戰策略,歸納成以下六招:互惠互利、承諾和一致性、社會認同、個人喜好、權威性,以及稀缺罕有。
當年的Furby當然沒有現在最新版本那麼高智能,但早已廣受歡迎。某聖誕前,該產品大賣廣告,他的兒子受了宣傳影響,提出想要這隻公仔作為聖誕禮物。教授心想始終要買一份玩具應節,便一口答應了孩子的請求。
不過,當他去到玩具店舖時,店員卻告訴他已經斷貨,他惟有另外買一份禮物。到了翌年1月,他經過玩具店的時候,卻看見Furby展示在當眼處,為了不想兒子失望,便買了一隻回家。
後來業內人士向他解釋,其實這是刻意的安排,因為大節過後,1月份的玩具銷售量難免銳減,他們於是精心設計,先讓小朋友對某貨品有了期待,再令家長作出購買的承諾。結果大人不是買一件禮物,而是先後兩件。有關當局後來訂立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例,禁止這類背後操縱貨品供應的行為。
推銷Furby的手法正是第二招--承諾和一致性。
這一招原來也會用於公堂之上,辯方律師在挑選陪審員的時候,會問被甄選的對象,假如只有他一人相信被告是無辜的,他會不會在陪審團內獨排眾議,據理力爭?
當然,辯方律師只會揀那些答yes的準陪審員,因為他們實質上已經向被告作出了第一個承諾,自然會傾向接受被告。假若最後判他罪成,被選中的陪審員腦子裡將會呈現令人心理不安的不一致現象。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