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紮店婆婆被收舖告別半世紀心血

紙紮店婆婆被收舖
告別半世紀心血

【本報訊】屹立牛頭角近半世紀的「順發紙號」潮州紙紮舖,是83歲馬老太半生心血,無數拜祭紙品包括十隻指頭摺成的「大金串」,曾助她養大7名子女度過種種難關,也是他與亡夫的的回憶所在。惜在安基商場的新舖因多次被指貨物阻塞商場通道,去年被房署「扣滿分」,舖位至前日被房署收回。馬老太無奈含淚離開,但她依依不捨,離開中途又折返回望老店,好友見狀亦感心酸上前安慰,逾百街坊亦曾簽聯署信,只望房署能考慮收回成命。
記者:張珮琪 潘婉玲 攝影:周子惇 麥超億

祖籍潮陽的店主婆婆馬老太以潮州話及半鹹淡廣東話訴說:「硬要我們搬走,我是老人家,去得邊度啊?我啲子孫全部平平安安,我做呢行生意,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馬老太14歲隨親戚由鄉下來港,18歲下嫁大她9年的丈夫,誕下7名子女,丈夫做苦力,她穿膠花,一家人住寮屋養豬為生,死慳死抵儲錢。
至68年以12,500元頂手費經營房署牛頭角下邨一區一個舖位做紙紮舖,每月仍要交租,馬老太坦言每日瞓不夠4小時,丈夫02年中風,數月後不治,馬老太與二女鎮守紙紮舖。經過兩次重建,紙紮舖於09年由下邨遷往安基商場租舖至今,月租約6,200元,另在停車場租了一個貨倉約2,000元。
一直在紙紮舖幫手的馬老太二女稱,安基商場未有活化工程之前人流少,多做熟客生意,馬老太在門口擺張枱摺紙吸引人流,但之後扣分制實施,「大節時貨量多,送貨時咁啱有客嚟買嘢,擺貨喺門口,只係做緊生意冇即時處理,佢就執行扣分制,每次扣三分,扣咗幾次(扣滿16分)就趕我哋走。」
馬女士續稱,上訴委員會房署官員不諱言要提升個場,「可能我哋呢啲古老嘢唔係好啱佢個場,於是佢就雷厲風行,係咁扣。」其實紙紮舖去年8月收通知原已被扣滿分要搬走,經上訴後委員會判決婆婆「守行為」給予最後機會,強調不得再犯,奈何今年初被發現違規,收?命運無法改變。雖經馬女士求情及區議員介入,房署上周一(10月31日)發出最後通牒。逾百名街坊熟客發動簽名行動「全力支持順發紙號在安基商場繼續經營,服務坊眾」。
昨日限期屆滿,早上10時許房署及管理公司10多名人員攜同竹籃到場,用鐵馬圍封紙紮舖外通道,要求馬老太離開及封舖,警員也在場戒備。馬老太一度拒絕離開,要求房署繼續出租貨倉讓她繼續經營,「因為婆婆做咗幾十年,佢真係好唔捨得!」二女說。房署堅持即日收舖上鎖,稍後讓馬老太及家人將貨品搬往同層貨倉,但貨倉租期至本月30日,即馬老太於本月內要清貨。
與馬老太情如姊妹的陳女士,行動不便也到場支持她,希望房署酌情讓紙紮舖經營至農曆新年,馬老太感動得眼濕濕。拖拉至下午2時許,婆婆無奈由女傭攙扶離開,鄰舖店主歐陽太上前安慰她。她稱讚馬老太兩母女人品好,她也不時幫襯買紙紮拜神,說著說著,歐陽太也黯然神傷。
此時,拿著枴杖的馬老太本已起步離開,但隨即依依不捨,折返回望紙紮舖,在家人苦勸下她才回家。之後房署人員將店門上鎖,在玻璃門貼上通告「此房舍經已由房屋署收回,任何闖入者將被驅逐或檢控。」。捱過了97回歸及沙士低潮,半世紀老店最終不敵扣分制,消失於牛頭角。